首页 哲学 正文

集芙蓉以为裳 这9句话,告诉你《楚辞》有多智慧

这9句话,告诉你《楚辞》有多智慧

中国式浪漫的源头之一,是《楚辞》。司马迁、李白、杜甫,乃至鲁迅都不断盛赞,郑振铎对它更有妙喻:

“像水银泻地,像丽日当空,像春天之于花卉,像火炬之于黑暗的无星之夜。”

历经千年岁月,《楚辞》所包蕴的哲理、所呈现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所折射出的精神的光辉,依然能带来思考与启迪。

九句《楚辞》,惊艳千年

01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出自《卜居》

【译文】 人和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个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人,他的“善于发现”,本身也是一种长处。不是吗?

02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出自《离骚》

【译文】 裁制菱叶作为上衣,缀合莲花以作下裙。没有人了解我就算了吧,只要内心真正高洁芳郁。

采众芳为衣,以示美好的节操。这份不染污秽,傲岸无悔,遗世独立的风范,影响了之后几千年中国文学的精神内核。

03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出自《九歌·少司命》

【译文】 悲痛莫过于生别离,快乐莫过于新相知。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的确,离别是人世间莫大的悲痛。但欣慰在,我们的人生尚有知音和新朋,因为有他们,我们的生活引入了光和风,变得更加值得期待与守护。

04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出自《离骚》

【译文】 春去秋来,草木不断飘零凋谢,美人也会担忧日益衰老。

光阴是珍贵的东西,因为它如同东逝流水一去不返。不知不觉间,就描白了鬓发,变换了容颜。而我们只能轻轻问一句:聪明的你,告诉我,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白云苍狗间,我们要珍惜每一个当下,每一个行经你身边的此时此刻。

05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

固将愁苦而终穷。

出自《九章·涉江》

【译文】 我不能改变心志随波逐流,难免会忧愁困穷终生。

比名利、富贵更重要的东西,是一个人的气节。在现实形形色色的诱惑前,是随波逐流还是恪守内心?屈原给出了自己的选择。在人生关键的分岔路上,每个人都将交付自己的答案。

06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出自《九章·哀郢》

【译文】 鸟飞千里终回故乡,狐狸死时头总朝着它出生的山丘。

一个人不论走多远,飞多高,都不能忘本,不能忘了来时的路。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故土,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过往,感恩遇见,感恩生活。如此,一个人方能登高不跌,虽远必至。

07

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

出自《九章·抽思》

【译文】 谁能不给予就有回报,谁能不播种就有收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才有所获。在待人接物上也是一样,只有你付出真心,施以恩情,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手拉一把,这样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那些你帮助过的人才会施以援手,而不会坐视不理。

08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出自《渔父》

【译文】 沧浪之水清又清,可以洗我的冠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

一样是沧浪之水,清时濯吾缨,浊时濯吾足。看似糟糕的环境,换个角度看,或许就有不一样的心境。环境不会改变,能改变的只能是我们自己。世事多艰,人不仅要刚直进取,也要豁达变通。所谓“能屈能伸、和光同尘”,是也。

09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离骚》

【译文】 只要我的心认为是好的、对的,即使面对九死般的痛苦我也不后悔。前方的道路漫长遥远,我将上天入地追寻理想。

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守好初心,不轻易言弃。在每一个晦暗时刻,无惧迎面的风雨,在心底燃起微渺却坚定的光。

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梁启超曾言:

“吾以为凡为中国人者,

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

当你被琐屑消解了浪漫与绚烂,

当世故磨平了你的万丈雄心,

当你在人潮中迷失了自己,

不妨拾起《楚辞》读一读,

那里的智慧,说不定能帮助你

找回自己最具理想主义的样子。

制片人 | 马文佳 主编丨王若璐

编辑 | 李津婵 校对 | 高少卓

重温《离骚》中的10句名句,句句经典,不背全诗也得牢牢记住

至今我仍然觉得,《离骚》是中学背过的诗里最难背的诗,没有之一。但现在回头来看,或许因为重复太多次,尽管不再能背诵全诗,但当中的那些经典语句,仍然不时回荡在耳边心中。

屈原

今天,就来重温一下《离骚》中的10句名句,感受背诵《离骚》的美好时光——回头读读,是真的写得好啊,说了多少人间至理。 只可惜当年“好读书不求甚解”,并没有真正去理解那在汨水边吟唱着香草美人的三闾大夫到底在说些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似乎只留下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粽子,龙舟,以及背诵全诗的恐惧。

01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流光飞逝,无法久留;四季更替,变化有常。人生路长,唯有时光,不疾不徐,不为任何人多停一秒,不为任何事少来一分。

02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见草木飘零凋落,不由担心美人也会日益衰老。“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伤春悲秋,不忍见美好事物凋零的传统,从屈原这里就已经开始了。

“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03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清晨,饮木兰上坠落的清澈露水,傍晚,以菊花残瓣充饥。彰显高洁品质。

04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这句或许是全诗里最为熟悉的一句,多年以后每觉人生路途艰辛,常常叹息,它就响起在耳边:擦着眼泪长长叹息,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05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是我心中认为好的、苦心去追求的,即使身死多次我也不后悔。坚持追求心中认为正确的,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06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违背是非标准追求邪曲,争着苟合取悦作为法则。悲哀的是,上千年的时光已然流逝,这样的人,这样的事,依然充斥在世间各处,令一些真正正直的人,美好的人,无处容身。

07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将荷叶裁剪成上衣,用荷花织就下裳。追寻美好、无尘无垢的服饰,佩戴香花香草,都是诗人对美的追求,对内在德行的彰显。

08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人都各所爱好的事物,我则独爱修饰并习以为常。

09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哪怕身死,碎骨粉身,我也不会改变,难道我还能因受警戒而彷徨?

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道路既远又长,似乎看不到尽头,我将始终追求心中理想。

漫漫人生路

屈原希望楚国美好强盛,却遭到小人的谗言诽谤,楚怀王也因此疏远了他,所以他在《离骚》中也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但他并未同流合污,反而始终坚守品格,坚持心中的理想,多次表明即使身死也决不变更。

他这种炽热无悔的求索,对美好品格的无上追求,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屈原留给我们的,不只一个节日,一个粽子,一叶龙舟,更是在黯淡途中依然保持清醒与自我追求的执著。

“屈原的政治理想虽然落空了,但他的生命并没有落空,他心灵中那些最美好的东西通过《离骚》留给了后代,在两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地拨动着人们的心灵,点燃人们的热情,使中国诗歌的主流从不走向消极和颓废,使中国诗人永远保持着那种热烈执著的感情。”(叶嘉莹《古诗词课》)

相关问答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翻译此句】作业帮

[最佳回答]用荷叶作上衣,用荷花作裙子.对于莲来说,不染世俗之污,当然是仙人一般.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

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_作业帮

[最佳回答]芰ji四声,裳chang二声,意为下衣.翻译:裁制荷叶作上衣啊,收集木芙蓉以作下裳;世人不了解我也就算了吧,只要我的内心确是芳洁纯真.芰ji四声,裳chang...

集芙蓉以为裳 的裳是什么意思?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意思就是:我要把菱叶裁剪成上衣,我并用荷花把下裳织就。出自先秦屈原的《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翻译此句 - aqNRDR20Nb 的回答 ...

用荷叶作上衣,用荷花作裙子.对于莲来说,不染世俗之污,当然是仙人一般.表明作者高洁的品格.平博自动

集芙蓉以为裳 的裳的读音?

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读【shang】,二读【cháng】。平时我们说买衣裳,就读【shang】,泛指衣服。这里要强调一点,必须读轻声,不能读成一声。我们重点说说第...

赏析“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

[最佳回答](1)高洁的德行。(或:崇高的品德。)(2)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了走自己路的决心。“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

九死犹未悔全文?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

2.赏析“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高余冠之以岌岌...

[最佳回答]答案:见详解解析:1.悔:追悔(反省),前一个“悔”是反悔。2.①高洁的德行(崇高的品德)②在反省自己走过的路后,诗人没有危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了走自...

关于裳的诗句?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木兰诗/木兰辞》南北朝·佚名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长恨歌》唐·白居易风吹仙袂飘飘...

制芰荷以为衣兮, 集芙蓉以为裳 体现了屈原的怎样思想_作业帮

[最佳回答]象征和比喻,说的是诗人高尚美好的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