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最温柔的30句诗词,唯美又清新,美到骨子里!
在世人眼中,李白是豪迈的。
他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世人眼中,李白是潇洒的。
他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事实上,李白也是温柔的。
他能写入骨的相思: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也能绘女孩子的绝世美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不论是山水,还是爱情,李白都有绝句传世。李白最温柔的30句诗词,唯美又清新,最适合分享到朋友圈!
1.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2.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3.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李白《鹦鹉洲》
4.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5.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李白《春思》
6.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李白《咏苎萝山》
7.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8.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9.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李白《长相思三首》
10.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李白《三五七言》
11.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李白《折杨柳》
12.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13.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14.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
——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5.长安白日照春空,绿杨结烟垂袅风。
——李白《阳春歌》
16.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李白《白纻辞三首》
17.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
——李白《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18.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李白《立冬》
19.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李白《寻雍尊师隐居》
20.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21.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李白《杨叛儿》
22.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李白《初月》
23.何以折相赠,白花青桂枝。月华若夜雪,见此令人思。
——李白《秋山寄卫尉张卿及王徵君》
24.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25.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李白《日出行》
26.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27.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李白《秋夕旅怀》
28.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9.清都绿玉树,灼烁瑶台春。攀花弄秀色,远赠天仙人。
——李白《拟古十二首》
30.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李白《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来源:微信公众号:“三味诗屋”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朱海燕 《洞庭君山记》
作者 朱海燕
从岳阳去洞庭湖中的君山,若是选择公路,途中可见一座长桥卧波而去。过桥后,公路两侧,无边的芦苇,扑面而来,在湖风的吹拂下,发出瑟瑟声响。那湖风经过芦苇的过滤,也显得格外清新凉爽了。数万顷芦苇围着青螺般的君山,仿佛像绿色的护栏,密藏着君山,也呵护着君山。
君山在岳阳西南15公里的洞庭湖中,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传说,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可闻金石丝竹之声。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地,屈原在《九歌》中称为她们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
/湖南 岳阳 洞庭湖 君山岛风光(图片来源网络)/
说君山,不能不说洞庭湖。洞庭湖,古称云梦。梦,是当时楚国方言“湖泽”的意思,与“漭”字相通。《汉阳志》说:“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江北江南合起来统称云梦。在古代,云梦泽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洞庭湖北纳长江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面和西面,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支流,由岳阳城陵矶注入长江。上世纪90年代,据水利部门测算,洞庭湖面积为2579.2平方公里,加上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的河道水面面积,达3879.2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因洞庭山而得名。君山之美,美在洞庭。因众水相汇,气象万千,它南纳潇湘,北通巫峡,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千百年来,洞庭湖容下屈原、李白、杜甫等诗人们的巨大悲愤,又接纳了滕子京、范仲淹等以江河山川为念的博大胸怀,演绎成与天地万物共相浮沉的独特意境。如果这么好的绝佳妙境不纳君山于碧波之中,那将是天地的愧疚,山水的遗憾啊!
拨开沉重的岁月帷幕,我看到洞庭湖经历亿万斯年的构思与创造。在时光的长河里,洞庭湖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演变过程,即由河网切割的平原地貌景观,沉沦为浩渺无涯的湖泽,形成“西水南射,湖面日阔”的局面。到了唐、宋时期,云梦泽变成星罗棋布的湖群,横亘八百里。而“八百里洞庭”一词,也就是开始出现在这一时期的诗文中。如宋代梅尧臣的“风帆满目八百里,人从岳阳楼上看”,就是对当时洞庭湖极为逼真的描述。
/飘渺 君山(图片来源网络)/
而君山呢,就是洞庭湖耸起的额头,洞庭湖那生生不息、波澜壮阔,如史诗般的生命,全都千姿万态地刻在这个额头上。有不少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洞庭湖横无际涯,怎么会在这大湖中冒出一座君山出來?“堆高于岸,水必湍之”,千万年来,为啥君山没有被汹涌的浪涛推平?洞庭湖有活的灵性,有思索的大脑,有奔腾的走向,如果没有君山,洞庭可能就少了记载它的文化与历史了。君山,作为一个大湖的额头,它的存在理当是天设地置的。君山由于湖水的滋润,永远以它青春的形象和睿智的头脑,打量与思索着洞庭的潮涨潮落。
细查关于洞庭湖的档案,方才知道,湖水的萎缩发生在最近100多年时间内。洞庭湖天然的湖泊面积,在1825年为6000平方公里,1896年为5400平方公里,1936年为什4700平方公里,1947年为3100平方公里,1949年为4350平方公里,1954年为3915平方公里,1958年为3144平方公里,1974年为2820平方公里,1977年为2579平方公里。即在152年内,洞庭湖湖而减少了3260平方公里。占原面积的百分之五十四点三。洞庭湖的日益萎缩,使得君山原为湖中四面环水的小岛,今日变成了半岛。
同访君山者,有一位湖南的画家,他说,由于环境的破坏,洞庭湖水面的萎缩,现在山不像山,水不像水,画起山水画来都提不起精神。另一位同行的李小姐,是位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她说,作家不能太忧山忧水了,如果那样的话,游记作家也就无什么可写了。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着手,这君山还是有文章可作的。
我想也是,君山虽为半岛,但见诸于文字中,哪一篇说它是半岛了?在文人的笔下,那洞庭湖一如李白诗中所言:“水尽南天不见云”;一如范仲淹所云:“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我作为旅人来到君山,虽然发现君山已成半岛,心凉了半截,但走一走看一看,总比不识君山真面目要好吧!
[二]
君山胜地,被当地人命名为“君山公园”,这让我的心又凉了半截。“公园”二字,把君山的自然属性全部抹掉了,好像是君山是个人造的景点,把它的天然的形象损坏了大半。以此类推,黄山是否改称为“黄山公园”,泰山改称为“泰山公园”,华山改称为“华山公园”,八达岭改称为“长城公园”,长江三峡改称为“三峡公园”呢?如果那样叫来,非常令人感到不快与恶心。看来,给景名取名也需要文化。一个“公园”挂在君山头上,便把博大精深的山水文化缩进了一个逼仄的城市言词中,使山水都失去了活力。
好了,为这篇以君山为主题的小文,该把纷乱的思绪向君山聚拢了。
/岳阳 洞庭湖 君山(图片来源网络)/
前文说到,因舜帝二妃葬于此地,屈原在《九歌》中称二妃为湘君、湘夫人,故后人称此地为君山。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基本上援引并肯定了这一说法,他说:“洞庭湖中有山,曰洞庭山……是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
君山虽有一个非常动听的名字,但此山并不高大。说来可笑,它的最高峰仅海拔63.5米,如果把它移到泰山与黄山脚下,它就是山下的一堆石头,甚至连名字都不会有的。君山总面积为0.96平方公里,连市级地图也无法标明它的存在,就连小小的澳门比它还大5倍多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君山虽小,但从君山上,我们可以找到中华几千年文明史的足迹;六亿年前的地质运动在君山饱经沧桑的身躯上刻下了详细的记载;史前人类的活动在君山的乌龙尾、猴子洞留下了艰难求生的印记;从黄帝君山铸鼎、舜帝与二妃爱情的千古绝唱,到唐朝柳毅传书,宋代杨么起义,以及吴树敏兄弟建庙;蒋介石效帝王巡游君山等等,一座小小的君山,竟横跨了中国几千年文明的征途。
君山之美,来自它的神秘。它活着,它绿着,它动着。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说它:“遥远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诗,任人想象君山的地理、地貌和位置,以及它那美丽迷人的壮丽风光。君山在烟波浩渺的洞庭之中,像荡漾着的一颗绿色的翡翠,满山茂林修竹,郁郁葱葱;遍地奇花异草,四处飘香;百鸟竞鸣,欢声脆语;峰峦盘结,沟壑回环;山水林禽,同生共荣,浑为一体,构成一幅独具一格的天然画卷。
若是临空俯视,浸泡在碧澄澄的洞庭水中晶莹剔透的君山,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就是一只活脱脱的青螺,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实在惟妙惟肖。想必当年刘禹锡写那首诗时,沿着君山转了几圈,才得以这妙语绝句的。
/鸟瞰 君山岛(图片来源网络)/
君山,这样的山形地貌是如何形成的,一直是一个千古之谜。以它的地理位置而论,长江亿万年不息的奔流,孕育了这块辽阔的丰腴的土地,在烟波浩渺的洞庭湖中竟然生出这座独具风姿的石山岛,谁又能将其来历说个一清二楚呢?
如果仅仅依赖于历史的神话与传说,来维系君山的尊严与地位,那是浅薄的。值得称道的是君山的特产又步名胜古迹之后,依然带有神秘的色彩。如君子金龟,唯君山独有,且十年八载不吃不喝,仍能存活下来;如君山的斑竹。对此,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雅士用大笔为它挥洒浓墨。唐代诗人高骈曾写下“虞帝南巡竟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当年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上斑”的诗句。明代诗人吴希舜对斑竹赞曰:“一山浮水水浮空,万箇琅玕烟水中,血泪不干方不毁,似留劲节振颓风。”毛泽东在《七律.答友人》一诗中,以“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重衣”衣,表达对二妃的同情与赞美。
再如君山银针,形细如针,雅称“金镶玉”。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君山产茶,绿似莲心。作为贡茶,自清始,每岁贡18斤。可见其茶之珍贵。我在想,弹丸之地的君山,由大小72峰组成,有那么多树,那么多竹,那么多奇花异草,它还有多少地能够种茶?但每每入茶店细观,君山银针总赫然在目。
君山之美,美在它的秀丽,它不在万山之间,也不在小水之滨,而是傍大湖而立,云缭雾绕,浪动波摇,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远望这南国巨浸中的君山,分外秀丽妖娆,倘若在湖上泛舟近看,却是另一番景象。君山像一条巨龙横卧于洞庭湖中,戏弄着香炉峰这颗绿色的明珠,让人充分领略山态水容的自然之美,赏心而悦目。清代一位文学家说:“此山揽纳洞庭一湖,其浩渺雄壮之观,以视郡治岳阳更为过之。”当初,李白初到岳阳时,因累累求官不成,心境欠佳,写下“巴陵无限酒,醉煞洞庭湖”的诗句。但是,当他泛舟到君山一游后,他被这里的秀丽风光陶醉了,欣然写下赞咏君山的千古绝唱:“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
/岳阳 洞庭湖 君山岛风光(图片来源网络)/
君山之美,还在于它所处的环境具有独特的魅力。如果说,以浩瀚水面、雄伟之势取胜的洞庭湖为君山增添了神秘、壮观、秀丽与动感,那么以秀美见长的岳阳楼则给君山增添了清丽和韵味。君山得水而动,得楼而妍。它的风景由山——湖——楼构成。洞庭之水辉映着青青的君山岛和金碧辉煌的岳阳楼,湖光山影,风光无限,充满诗情画意。站在岳阳楼上看君山,空间的距离,水面的浩阔,增加了人们的无限想象,那强烈的动感美和跨越时空的迷茫感,使人展开联想的翅膀。这可能也是古往今来,诗人、文学家咏吟君山的原因所在。当代著名美学家陈望衡这样分析:“从气势来看,洞庭湖的阳刚之美与君山的阴柔之美得到统一,既相得益彰,又实现了整体和谐,景观十分丰富;从色彩来看,岳阳楼的金碧辉煌,洞庭湖的银光璀璨,君山的翠绿葱茏得到统一,色彩丰富,悦人耳目;从情韵来看,洞庭湖骚动不安的野性与君山静若处子的甜美以及岳阳楼富丽华美的贵族气息实现了统一,令人心摇神奇,逸兴飞扬。”所以,有人在评价君山时说,如果洞庭湖没有君山,岳阳楼将无景可观;如果君山没有洞庭湖,会落得个山不像山,丘不似丘的尴尬境地,这话是不无道理的。总之,君山是得湖独厚,得楼独秀。
[三]
/湖南 岳阳 君山风光(图片来源网络)/
君山存在于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接面上。观君山之景,既有自然之景,亦有人文之景。山上的名胜古迹,联楹锈刻,乃至故事所赋予的神话传说,无不积淀着文化、历史诸多因素。许多名胜,由人命名,由人叫响,由人记载,由人传诵,久而久之,而名扬天下。从君山的历史来看,君山山山有亭,坡坡有庙。历代达官贵人,皆把君山看成神的化身,认为它知天意,能占吉凶。我游君山之际,便遇到这样一件事情,在湘妃祠,一位出家人拉住与我同行的那位画家说:“我给你看看手相,分文不要。”
于是,我的那位朋友便伸出手去,一言不发,倾听那位高人的娓娓道来。事毕,画家语我:算命肯定不是什么科学,但能说个八九又不离十,这里面的玄机是什么?很难让人破译。我想,如果那位师傅没有这个把握,他断不敢在风景胜地湘妃祠一展身手。明朝李东阳为君山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中流或有蛟龙窟,卧听君山笛里声。”想必,给朋友看手相的这位师傅,也是当今的隐士,卧湖的蛟龙吧。君山自古以来,为名人学者云集之地,迁人骚客停留于此的不可胜记,此地有这样一些人,且没有人干预,也算在常理之中了。
当晚,我们几个夜宿君山的一家宾馆之内。夜间,我忽做一梦,梦见洞庭,湖水大涨,淹没了来时路径,君山成为一座孤岛,漂浮在万顷碧波之上。我惊呼,我想象的君山出现了!
朱海燕简介
朱海燕,安徽利辛人,1976年入伍,在铁道兵七师任战士、排长、副指导员、师政治部文化干事。
1983年调《铁道兵》报,1984年2月调《人民铁道》报,任记*者、首席记者、主任记者。1998年任《中国铁道建筑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高级记者。2010年3月调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任正局级副主任,专司铁路建设报告文学的写作。
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是全国宣传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中国新闻出版界领军人物,中央直接掌握和联系的高级专家。八次获中国新闻奖,九十多次获省部级新闻一、二等奖,长篇报告文学《北方有战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出版各类作品集四十部,总字数2000万字。享受国务院津贴待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乐在其中
相关问答
“ 淡扫明湖开玉镜 ,丹青画出是君山”是李白的什么诗,_作业帮[最佳回答]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这是诗人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湖五首〉之五.描述的是君山的景...
“ 淡扫明湖开玉镜 ,丹青画出是君山”,是李白的什么诗,什么意思?帝子潇湘去不还,空馀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这是诗人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湖五首〉之五君山被称为洞庭湖中的明珠,...
陪族叔刑部侍郎古诗注音版?dòngtíngxīwàngchǔjiāngfēn,shuǐjìnnántiānbùjiànyún。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rìluòchángshāq...
洞庭湖湖底古迹?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以吸引游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
君山自是小蓬瀛的意思?君山】山名。在湖南洞庭湖口,又名湘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湘水》:“湖(洞庭湖)中有君山……湘君之所游处,故曰君山矣。”唐李白《陪族叔晔及中书贾舍人至...
洞庭湖的专名与通名?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
洞庭湖景区?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以吸引游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
丹青画出是君山吗? - 懂得君山,又称洞庭山。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一说舜帝二妃娥皇和女英居此,一说秦始皇南巡泊此。二妃叫君妃,又叫湘妃,故名君山,又名湘山。这里四面...
两岸青山相继出李白的最出名的十首诗?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好一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长安的权贵们,老...
洞庭湖景区哪个最好?进入君山岛景区,一副春意阑珊、“夏意”盎然的画卷呈现眼前。还真是“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它如衡山般峰峦叠翠,风光秀丽;还像西施般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