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学 正文

清湍鸣回溪下一句 杜牧的两首七绝,构思巧妙,以乐景抒写悲愁,充满了言外之意

杜牧的两首七绝,构思巧妙,以乐景抒写悲愁,充满了言外之意

杜牧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其祖辈就是唐代的肱骨之臣。他从小受到耳濡目染,不仅学习勤奋、立志高远,而且很早就有才名,深得士大夫们的崇敬。

可是他的仕途却是一波三折,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愁闷之余,才子有时借酒浇愁,有时游山玩水,他的诗篇中也经常透露出低沉和悲凉的情绪。下面分享杜牧的两首七绝,构思巧妙,以乐景抒写悲愁,充满了言外之意。

念昔游二首(其一)

晚唐 杜牧

十载飘然绳检外,樽前自献自为酬。

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

诗人在开篇回忆过往的经历,并表达了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情。作者认为宦途中充满了各种约束,还要经常参加一些不必要的应酬。

而自己十年来虽然四处漂泊,却遍访名山大川,也游历了各处的名胜古迹,飘逸潇洒,完全处于“绳检 ”之外,不受那些条条框框的制约。

身体疲乏了,就找一处清凉之地休息;心情烦躁时,也可以自斟自饮,吟诗取乐,根本不感到门庭冷落,也不会轻易地寄人篱下。

诗人虽然不惧马革裹尸,可惜没有杀敌报国的机会;他游览了南朝的四百八十寺,即使希望超然世外,却宁愿迷醉于酒乡,也不想每天听着晨钟暮鼓,面对青灯古佛。

第三句抒写诗人惬意悠然的生活,“秋山春雨闲吟处 ”。作者回忆起自己曾在江南畅游,春风春雨、花开花谢,令人印象深刻;秋山秋景、多姿多彩,让人流连忘返。诗人一路游览,一路赋诗,映入眼帘的时而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时而是烟笼寒江月笼纱,诗人也有时喜悦、有时悲慨。

尾句更抒写了一份毫无羁绊的情景,作者用“倚遍 ”二字,展现出无拘无束、快乐自在的境况,好像全然忘记了人世间的烦恼,完全沉醉于畅游的轻松和喜悦之中。其实作者不过是故作旷达,以掩饰自己烦闷的情绪,更令人可以感受到其言外之意。

念昔游二首(其二)

李白题诗水西寺, 古木回岩楼阁风。

半醒半醉游三日, 红白花开山雨中。

世间有些地方本来没有路,因为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有些景观并不稀奇,由于偶然来了一位名人,就成了名胜古迹。杜牧吟诵过“牧童遥指杏花村”,从此就有了饮酒的好去处;他又题写了一句“停车坐爱枫林晚”,后世的人们便喜欢与红枫留影。

李白参观了水西寺,杜才子也到此一游,而且不因李白题诗在上头,就感到江郎才尽。李白当时写了一首古风,作者却写了一首绝句,虽然不好评判高下,但这种敢于挑战的精神依然值得赞赏。

水西寺,就是安徽泾县的西宝胜寺,李白在他的作品中这样写道,“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诗人一定是认真研读了李太白的作品,并用“古木回岩楼阁风 ”这一句,交上了自己学习后的作业。

作者在七个字中用了四个意象,却不见一个动词和语气词,与他的名句“水村山郭酒旗风 ”如出一辙,显得极其凝练和形象,展现了横跨山体的阁道、还有山上苍翠的古树等等景物,也体现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有抒情,“半醒半醉游三日, 红白花开山雨中 。”山间时断时续地飘着小雨,那些璀璨的山花红白相间,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清新迷人,更散发出一种幽淡的香味。

诗人时而沉醉、时而清醒,他既喜欢眼前秀丽的风景,又陶醉于此处幽静的氛围。才子如醉如痴,也应该很满意自己的作品,一时间更忘记了人世间还有很多烦忧之事。

他也不去想自己离开京城多年、漂泊不定的仕宦生活,却希望隐居于林泉之间,时而有悠悠白云相伴,快乐地变成一个潇洒不羁的樵夫;时而有潺潺流水作陪,悠然地化身为一位不知秦晋的渔翁。

安徽人文讲坛丨诗话宣城:千古诗人地 风物总相宜

宣城毗连苏浙,紧邻沪杭,南接黄山,北通长江,历史悠久,人文昌盛,素有“自古诗人地”之美誉。宣城名山胜水、宜人风物,迎来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谢朓、李白、韩愈、白居易、杜牧、梅尧臣、苏辙、杨万里、吴潜、文天祥、施闰章……或宦于斯,或游于斯,或生于斯,他们的清词丽句,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宣城的秀美风光,为千古府郡作了很好的代言,而诗人们的登临吟咏,又与这片土地相得益彰,焕发出动人的绚丽光彩。本期的安徽人文讲坛,咱们就来详细听一听诗与宣城的故事。

嘉宾介绍

韩震军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李白研究会理事,中国唐诗之路研究会理事,出版《本事词校考》等,在《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曾参与策划CCTV10《跟着书本去旅行》、安徽日报社《安徽诗文地理》等,多项成果获安徽省社科成果奖。

谢朓的诗歌为宣城“打广告”

宣城,古称“爰陵”,后又写作“宛(yuān)陵”,有山有水,草木丰美,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既然从有名字始,这片土地就与诗结缘,那么怎能缺少了诗人、诗歌和与之相适宜的风物?清代文学家姚鼐有诗云:“宣城古是诗人地。”元代汪泽民和张师愚编有《宛陵群英集》,明清人又接力续编成《宛雅》。《宛雅》收录唐至清代宣籍诗人443位、诗歌2531首,其中诗人有男的、女的,有文士,有僧尼,但这只是“百花园一角”。如果扩大到历代的“外来户”,在宣城写的、写宣城的,那么就会“人以千计、诗以万计”,洋洋大观矣!“当然,我们理解‘宣城古是诗人地’,不能单单以数量求证,质量仍是一个重要标准。”韩震军说。

在涉足宣城的古代诗人中,不乏有顶流、大牛。南齐建武二年(495),谢朓从南京来到宣城,出任郡守。谢朓(464-499),字玄晖,河南太康人,与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同宗,世称“小谢”。谢朓与宣城渊源很深。他的祖母是宋文帝的女儿、长城公主。祖母的弟弟,也就是他舅爷爷、著名史学家范晔,曾做过宣城太守。范晔在宣城任上,完成了影响深远的史学名著《后汉书》初稿。若干年后,谢朓重走范晔当年外放之路,在宣城起筑高斋,视察民情,面对一城风景,每每吟啸自若,在这里他把中国山水诗推至一个新的高度。谢朓在宣城任上,时间不长,两年不到,但诗艺臻至,政声鹊起。因此,后人称其“谢宣城”。

谢朓的诗歌为宣城较早地打了广告。天宝十二年(753)秋,“小迷弟”李白追寻偶像谢朓的踪迹,首次来到宣城。从此,他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先后七次游历宣城,爬敬亭山、登谢朓楼、游桃花潭、赏泾川景、品老春酒……足迹几乎踏遍了宣城的每一寸土地,思通万里,情融山水,写下了大量名篇佳什。“谢朓李白两人物,前呼后应相逍遥。”宣城犹解谢、李,谢、李带火宣城。

除了“交流干部”“背包客”外,在宣城读书、贡举的外籍诗人也不下少数。“文起八代之衰”、诗以“奇险”著称的韩愈,青少年时期就是在宣城度过。韩愈三岁而孤。德宗建中元年(780),13岁的他随长嫂郑氏,为求安稳生活,渡过淮河、长江,来到先人在宣城购置的“别业”。在这里,韩愈与侄子韩老成朝夕相伴,苦读多年,历经三次落榜,最终于792年进士及第。作为“诗王”的白居易,青年时期在经历“高考失利”后,于贞元十五年(799)在高人的指点下,按照合法程序“移民”宣城,第二年成功折桂。宣城成了白居易一生难以忘却的福地。韩愈、白居易与宣城,正是有了这样一段缘分,所以才有了中国文学史上《祭十二郎文》《红线毯》等惊世名篇。

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土诗人更是群星璀璨。梅尧臣(1002-1060),字圣谕,宣城宣州区人,世称“宛陵先生”。梅尧臣诗才突出,与宋初大臣、文学家钱惟演是忘年交,与欧阳修是好哥们,大诗人陆游将其诗与欧阳修文、蔡襄书“三者鼎立,各自名家”,刘克庄称其“宋诗开山祖师”。梅尧臣热爱家乡的山水风物,创作了大量描写宣州风光人文的诗歌。吴潜(1195-1262),字毅夫,号履斋,宣城宁国人。嘉定十年(1217),吴潜由宋宁宗御笔钦点,擢为状元,后官至宰相。政声之外,吴潜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全宋词》收其词作268首,其中《望江南》十四首,首首以“家山好”开头,真切地表达了一位赤子热爱家乡的情怀。施闰章(1619-1683),字尚白,号愚山,宣城宣州区人。尤工于诗,曾被誉为“尊唐派领袖”,创有“宣城体”,与宋琬齐名,在清初诗坛上有“北宋南施”之称。

放眼宣城这片诗国星空,光芒闪耀,续接千载。韩震军介绍,这里不仅有“诗仙”“诗王”和“诗佛”,还有“七绝圣手”“五言长城”“宋诗开山祖师”“状元词人”“宣城派领袖”,等等。今古一相接,江山忆旧游。宣城凝结着行进者的心灵脚步,斗移星转,曾站在路上看风景的诗人,又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宣城是中国山水诗的成熟地

宣城地处黄山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结合部,境内山环水绕,风光宜人。山水是宣城的一张永恒名片。一千多年前,谢朓来到任所,下车之后,即被“望山白云里,望水平原外”的山城景色深深吸引。其在《宣城郡内登望》写到:“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山积陵阳阻,溪流春谷泉。威纡距遥甸,巉岩带远天。切切阴风暮,桑柘起寒烟。”暮色中,陵阳山绵延起伏,春谷水曲折蜿蜒,山水之间,屋舍人烟时隐时现,一幅苍茫辽阔的冬日水墨宣城图就呈现在眼前。日出见众鸟,山暝闻孤猿,春赏“余雪映山”,夏吟“木转成帷”,秋诵“荷渐如盖”,冬瞰“峥嵘平陆”……谢朓无论冬夏,不分朝夕,山水相伴,陶醉其间。

“宣城古号山水国,敬亭云气双溪烟。”古往今来,敬亭山无疑是宣城山水名片中的亮丽底色。“宣城太守一首诗,遂使声名齐五岳。”谢朓辞世二百多年后,循声而来的李白,秋登谢朓北楼,面对如画江城、山晚晴空、敬亭云气、双溪彩虹……不禁发出感慨:“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在“江南名郡”宣城,李白想吹谢朓吹过的风,看谢朓看过的景。无论是“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还是“池花春映日”的谢公亭、“绿竹助秋声”的宛溪馆……凡当年谢朓登临览观之所,李白一一前往凭吊,赋咏成诗。“岩花半识玄晖面,溪声细和谪仙诗。敬亭山之所以成为江南诗山,谢朓、李白两人功不可没。”韩震军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位于宁国市西北部的文脊山,与敬亭山一北一南同处宣城之境。“宣城百山间,文脊尤奇峰……游者如可得,甘弃万户封。安能久尘土,倾倒相迎逢。”王安石的这首《次韵游山门寺望文脊山》描绘了宋人眼中的文脊山景象。北宋之前,文脊之名远逊于敬亭。王安石和梅尧臣题咏后,渐渐进入文人视野。杨万里诗云:“不是青山是画图,南山瘦削北敷腴。两山名姓君知么?一字玄晖一圣俞。”作为本地人,北宋的梅尧臣对文脊山曾作过深度游览,并一连写下《山门》《紫云岩》《夕阳岩》《朝阳洞》《涟漪洞》《碧云洞》等诗。“入门复见田园美,田外峰峦回抱尊。”由于岩洞深邃,冬温夏凉,故洞府春早。当山外春寒料峭,洞内已群芳吐秀,片片落英,以致“山花逐水到山下,漏泄人间春未知”。诗人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故乡山水的赞美之情。

山一程,水一程,在眼光敏锐、独到的诗人那里,总能发现别样的风情。“路入宣城山便奇,苍虬活走绿鸾飞。诗人眼毒已先见,却旋褰云作翠帏。”奇秀横卧的黛色山脉,在浮动的云雾映衬下,宛若游龙飞凤,它不但有了灵性而且婀娜多情。“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泾川上不仅有桃花潭,而且两岸群山巍峨,林木茂密,其间水西寺耸立。“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清湍鸣回溪,绿竹绕飞阁。”李白在水西寺流连忘返,题咏甚多,后代诗人慕名往来,吟咏不辍。晚唐杜牧吟叹:“李白题诗水西寺,古木回岩楼阁风。半醒半醉游三日,红白花开烟雨中。”

谢朓起楼,李白登临,尧臣讴歌,愚山继韵,诗人们且行且歌,一路山水一路诗。宣城的一山一水,经过诗人手眼的裁剪,变得更加多姿多彩、分外妩媚动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是有了宣城山水,才有了大量山水名篇。”韩震军说,“宣城仙圣地,山水作名州。如果说浙东温州是中国山水诗的发源地,那么皖南宣城无疑是中国山水诗的成熟地。”

李白为何对宣城这般钟情?

“青溪胜桐庐,水木有佳色。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倾侧。彩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宣城不仅有灵山秀水,而且有丰美的别样风物。行走在宣城的历代诗人,在对话秀美山川的同时,也敏锐地发现、尽情地欣赏它们。“彩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李白《宣城青溪》)“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吾乡宣城郡,每以此为劳。”(梅尧臣《送友人》)“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黄庭坚《谢送宣城笔》)“硕果宣城得,花肤易地无。”(洪迈《木瓜》)“山瓶远致宣城酒,云液添杯山祝寿。”(林光《仲冬都城赠孙吉夫追和李长吉致酒行》……自然物产外,人文景观也历历在目。“谁念北楼上,对此怀谢公。”(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含情碧溪水,重上粲公楼。”(杜牧《题水西寺》)“远船来橘蔗,深步上鱼虾。”(梅尧臣《宣州杂诗》)……宋代诗人王令云:“宣城风物佳,古语昔已忱。”“诗人的积极讴歌,不单单表现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而且大大地开拓了诗歌题材范围。”韩震军说。

红线毯,是唐代宣城地方政府每年向朝廷的贡品,其制作过程复杂。“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经择、抽、煮、染、织等流程,蚕茧编成线毯,但宣城这种特产最终只是供给宫廷使用。“美人踏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宣城红线毯既软且厚,特质上更胜于有名的其他品牌。“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白居易在诗尾的问话震耳发聩,直击心灵深处。白居易在宣城生活过,对宣城别样风物深有了解,除了《红线毯》外,还有《紫毫笔》等。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是天才诗人,贺知章读过他的诗作称其“谪仙人”。李白同时也是一个孤傲的狂士,让高力士脱靴、杨贵妃磨墨、当朝皇帝玄宗调羹!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历次漫游宣城,反复吟咏宣城风物。《赠汪伦》以桃花潭水作比,《哭宣城善酿纪叟》以阴阳相约,深切表达真挚友情。两首诗歌都把自己和友人的姓名嵌入诗中,让友情随诗流传于世。李白为何对宣城这般钟情呢?韩震军分析,温暖人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以宣城为中心的皖南山水自然灵秀,但放眼华夏,不说超过至少不逊于皖南山水的地方确实存在,像浙东山水,李白踏足过,但对其并未如此。相反,却有“若耶羞见之”“青溪胜桐庐”之类的感受。之所以这样,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李白对皖南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因为李白在失势落魄的时候,汪伦和纪叟等宣城基层人民接纳了他,在这里他的心灵得到了疗养!宣城人民为何热情好客、真诚待人呢?这又与“唐前宣城是个移民城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不无关系。“宣城有山有水,有别样风物,更有真诚待客的人民,这是历代诗人吟咏宣城的不竭动力。”韩震军说。

“千载诗人地,从古号名邑。风物妙九州,来日犹可期。”韩震军相信,拥有丰厚自然、人文资源的宣城,明天一定会像其秀丽的山水一样,让人向往,令人陶醉!

大皖新闻记者 陶娜

编辑 彭玲

相关问答

关于长安的千古名句?

《赠何七判官昌浩》29、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下途归石门旧居》30、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31、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