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学 正文

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清代的这对莫逆之交,用生命去践行诺言,最后感动了纳兰容若

清代的这对莫逆之交,用生命去践行诺言,最后感动了纳兰容若

暮色中,最后一片霞光慢慢淡去,乡邻们扛着锄头,铁锹,说着笑着,从田间地头陆续回到各自的家。缕缕炊烟下,暖暖的饭菜香慢慢氤氲开来。突然很想念一个人,不知远方的她是否一切安好。人到中年,随着父母老去,孩子羽翼渐丰,昔日丝丝缕缕的裹缠松弛下来,世界变得无比空阔。奔波了半世,内心早已千疮百孔,无数次午夜梦回,空虚从四面八方袭来,数次拿起电话却又放下,李叔同的《朋友》在耳边回荡:“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历经世事变迁,明了人生总是有许多无奈,我有我的夜雨秋风,你有你的风霜刀剑,相濡以沫还不如相忘于江湖吧。这时,我读到了顾贞观的《金缕曲》,忍不住泪流满面:

金缕曲二首(顾贞观)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

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魂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顺治十四年,顺天府乡试放榜后没多久,有人举报主考官方猷参与舞弊,结果龙颜大怒,主考官及十八名同考官皆受到严惩,顺治皇帝亲自复试了该科江南中试的举子。高傲的吴兆骞不堪其辱,愤然交上一张白卷。在专制帝王面前,读书人想要维护个人尊严是要付了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杖责四十大板,家产入官,父母、兄弟、妻子皆流放宁古塔。顾贞观前来送行。他少年时代便认识了吴兆骞,因仰慕吴的才华便参加了由吴氏兄弟主办的“慎交社”。

可以说,顾贞观和吴兆骞因诗文成为莫逆之交。顾比吴小六岁,二人均是才华横溢,一样刚正不阿。不同的是,吴兆骞狂狷,恃才傲物,顾贞观较为隐忍。对诗文的挚爱,对乱世美好未来的期许,将他们深深地联系在一起。顾贞观知道朋友是被冤枉了,因为像他那样的才华根本不需要作弊。吴兆骞最终为他的狂狷付出了代价,为他没有犯下的错背负罪名遭受重罚,差点连命都搭上了,“冤如精卫悲难尽,哀比啼鹃血未干”。

绝域的风寒沙冷,孤寂蚕食着吴兆骞更为冰冷的心。龙颜一怒,金口难改。绝望如影随形,幸有妻儿老母,吴兆骞挣扎着活下去。一想到朋友在还苦寒之地,生死难料,顾贞观便心如刀绞。可自己人微言轻,黑压压的朝堂望过去,熙熙攘攘的尽是名利之徒,谁会为一个被冤曲的小人物去触怒龙颜呢?

日子一天天流逝,作为一个小小的典籍管,顾贞观活得很卑微。他向每一个可能施以援手的人说尽了好话,想要抓住哪怕一根能救吴兆骞性命的稻草。他以蚍蜉之力,拼命撼动一棵巨树,绝望与日俱增。就这样苦苦挣扎了十二年,顾贞观心力交瘁,黯然离开官场。五年后,也许是天意,也许是人为,顾贞观成了当朝大学士明珠的公子纳兰性德的老师,并与之结成忘年之交。想到吴兆骞还在绝域苦挨,自己却无能为力,悲愤之下他写下了这两首泣血之作。

纳兰公子读后,泪流满面,答应了顾贞观的请求,许以十年时间谋划这件事。经过多方努力,纳兰用了五年的时间,将已是51岁的吴兆骞接回了故乡。在绝境中,靠着亲人的慰藉和对顾贞观“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的信念,吴兆骞苦苦撑了23年。苦吗?当然苦;值吗?太值了。能从君王的屠刀下救出一只羔羊,试问:若没有超越天地的大勇和视友谊如生命的大义,谁又能做到呢?“置此札,君怀袖”,这不是空洞的安慰,而是以生命为载体的承诺。

以前读《世说新语》,特别欣赏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未至而返,以为有友如此洒脱真性情,夫复何求?至到拜读了顾贞观的诗,我恍然醒悟:朋友不只是“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不只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不只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是我在绝境中挣扎,还在想着为你分担一份忧愁,我已饥肠辘辘,还愿把仅剩的半个馒头送给你,无论穷达苦乐,此生我都愿做你人生的支持者和参与者,用我生命的灯芯点燃你的希望之火。

读完顾贞见的诗的第二天,我立即去买了机票去看望那个人,无论天之涯还是地之角,无论她是得意还是失意,忙碌还是清闲,我都要去告诉她那些无眠之夜我的挣扎。

他写的词,胜过纳兰容若,开头16个字,催人泪下!

诗词中,写爱情的诗词经常让人落泪,可是写友情让人落泪的却很少。

可清代就有一位词人,为了营救朋友,写下一首赠友人的词作,开头16字,成为千古名句,催人泪下。 今天要介绍的是清代词人顾贞观的名作《金缕曲》 二首。

其中的“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让人记忆犹深,每每读到这一句,心里似有无限愁苦,郁结在心。

有人说,这16个字把人的愁苦、无奈、压力 描述得入木三分,其实这首词是顾贞观写给远在宁古塔的友人吴兆骞的。这首词还和纳兰性德有关。

原来,吴兆骞是江苏人士,少有才名。因为才学出众,吴兆骞和宜兴陈维崧、华亭彭师度被誉为“江左三凤凰”,而吴兆骞与顾贞观最为要好。

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8月,吴兆骞参加江南乡试,中了举人。11月,吴兆骞被仇家诬谄,牵连进江南科场舞弊案。顺治帝下令将当年考中的举人押解到京城,重新考试,复试合格者保留举人资格,不合格者治罪。1658年4月,举人们在中南海瀛台复试,两边武士林立,吴兆骞紧张害怕之余,卷子没有完成,于是,被革除举人,家产抄没,和父母妻子被流放到宁古塔。

吴兆骞离开京师,被遣送宁古塔时,顾贞观承诺一定会营救他,许下“季子必归”的诺言。季子指吴兆骞。

可是顾贞观人微言轻,他求救于当初曾一起游唱的友人,可少有人援手。20年过去了,友人归期无望。在京城的顾贞观,也郁郁不得志。因为才学,顾贞观被太傅明珠请到家中,给其子纳兰容若授课,从此与纳兰容若结为生死之交。

顾贞观求纳兰容若营救吴兆骞,可纳兰容若与吴兆骞并无交情,拒绝了他的请求。

这一年,顾贞观接到吴兆骞从戍边寄来的一封信时,才知吴在戍边的苦况:“塞外苦寒,四时冰雪,鸣镝呼风,哀笳带血,一身飘寄,双鬓渐星。妇复多病,一男两女,藜藿不充,回念老母,茕然在堂,迢递关河,归省无日…… ”。此时顾贞观寓居在北京千佛市,大雪纷飞之时,他写下《金缕曲》词两首赠之,哀怨情深,被称为“千古绝调”

纳兰容若读到这两首词后,泪如雨下,他说,这份友情,可以和苏武李陵的诗、山阳范式对好友张劭的情谊相论。读罢这首词作,纳兰容若当即承诺营救吴兆骞。 后来,经过纳兰容若父子和顾贞观,还有一些好友的尽力营救,1681年,吴兆骞从塞外南归,此时,距离他离京已有23年了。彼时吴兆骞被释归来,到明珠府上拜谢,在一间屋内白壁上,见到题字:“顾梁汾为松陵才子吴汉槎屈膝处 ”,方知顾贞观为他的生还竭尽了心力。(梁汾是顾贞观的号,汉槎是吴兆骞的字。)

时光荏苒,已经过去了百年,但顾贞观的这首词,却记录他一片赤诚营救友人的心路历程。

了解这背后的故事,我们再来看这两首《金缕曲》:

金缕曲二首

清代:顾贞观

寄吴汉槎宁古塔,以词代书,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

其一: 季子平安否?便归来,平生万事,那堪回首!行路悠悠谁慰藉,母老家贫子幼。记不起,从前杯酒。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

其二: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宿昔齐名非忝窃,只看杜陵消瘦,曾不减,夜郎僝僽,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君剖。兄生辛未吾丁丑,共此时,冰霜摧折,早衰蒲柳。诗赋从今须少作,留取心魄相守。但愿得,河清人寿!归日急翻行戍稿,把空名料理传身后。言不尽,观顿首。

这两首词是顾贞观写给吴兆骞的信。两首词,第一首问候好友近况,表达自己一定会营救好友的决心。第二首则说明自己的近况,最后顾贞观嘱咐好友,少写诗赋,少伤神,好好保重身体,期待再相见。

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 ”,从1657年吴兆骞被遣戍宁古塔,到作者1676年写这首词,正好二十年。顾贞观用包胥立誓要保全楚国的典故,表达自己誓要营救好友的决心。

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 ”一句催人泪下。这是《金缕曲》二首中流传最广的名句。

我在京城飘泊流离,自中举十年来,我辜负了你的深厚恩情,未报答你这位生死之交的师友。

全词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顾贞观对吴兆骞的细心叮嘱,如家常般说话,这些语言出自肺腑,令人动容。

晚清学者陈廷焯评价这首词“千秋绝调”,这种忠贞生死之谊,至情之作。所以被人传诵为“赎命词”,成为清词中的压卷之作。 随着这首词作,顾贞观和吴兆骞的友情也流传了下来,时至今日,依然让人落泪。二十年不忘承诺,不惧艰难营救友人。顾贞观不仅留下一篇杰作,还留下这样一段可歌可泣的友情故事。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阅读”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相关问答

秋天雨相思的诗句?

1.满洞苔钱,买断风烟。笑桃花流落晴川。石楼高处,夜夜啼猿,看二更云、三更月、四更天。细草如毡,独枕空拳。与山麋、野鹿同眠。残霞未散,淡雾沉绵。是晋时...

廿是什么意思?

答,不一样甘不是二十,正确的汉字是“廿”。读音:niàn释义:数目,二十。引证:出自清代顾贞观《金缕曲二首·其一》: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甘...

你还知道哪些抒情友情的诗作?

泪痕莫滴牛衣透,数天涯,依然骨肉,几家能够?比似红颜多命薄,更不如今还有。只绝塞,苦寒难受。廿载包胥承一诺,盼乌头马角终相救。置此札,君怀袖。吴兆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