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刘禹锡笔下的秋天,每一句都那么惊艳,美得令人心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是刘禹锡笔下的秋天。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又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有着“诗豪”的美誉。
刘禹锡的诗,简洁明快,风格俊爽。他可以说是唐朝众多诗人中,最可爱,最坚强,也最令人感动的一位诗人,他没有别的诗人那份悲伤,即使生活很不如意,但是对于他来说,依旧是能够笑着乐观面对,这正是刘禹锡最难能可贵的一个地方。很多的诗人可能遇到了很多人生的挫折,往往是会在作品中发牢骚,但是刘禹锡完全没有,他喜欢把内心的那种悲痛化为力量,从而也使得他的诗作别具一格,并且还饱含哲理。
刘禹锡笔下的秋天,即展现了秋天独具特色的景色美,又阐述了他自己求异的人生态度。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词-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秋夜安国观闻笙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
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
晚泊牛渚
芦苇晚风起,秋江鳞甲生。
残霞忽变色,游雁有馀声。
戍鼓音响绝,渔家灯火明。
无人能咏史,独自月中行。
秋江晚泊
长泊起秋色,空江涵霁晖。
暮霞千万状,宾鸿次第飞。
古戍见旗迥,荒村闻犬稀。
轲峨艑上客,劝酒夜相依。
秋日书怀寄白宾客
州远雄无益,年高健亦衰。
兴情逢酒在,筋力上楼知。
蝉噪芳意尽,雁来愁望时。
商山紫芝客,应不向秋悲。
酬令狐相公秋怀见寄
寂寞蝉声静,差池燕羽回。
秋风怜越绝,朔气想台骀。
相去数千里,无因同一杯。
殷勤望飞雁,新自塞垣来。
和乐天秋凉闲卧
暑退人体轻,雨馀天色改。
荷珠贯索断,竹粉残妆在。
高僧扫室请,逸客登楼待。
槐柳渐萧疏,闲门少光彩。
新秋对月寄乐天
月露发光彩,此时方见秋。
夜凉金气应,天静火星流。
蛩响偏依井,萤飞直过楼。
相知尽白首,清景复追游。
秋夕不寐寄乐天
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
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
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
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
酬乐天感秋凉见寄
庭晚初辨色,林秋微有声。
槿衰犹强笑,莲迥却多情。
檐燕归心动,鞲鹰俊气生。
闲人占闲景,酒熟且同倾。
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刘禹锡:秋天风景独好
不觉已是秋天,自古以来,就有悲春伤秋一说。秋天生机骤减,而气息肃杀,给人一种难以亲近的感觉,又容易勾起忧愁。也就难怪,秋天并不像别的季节那样讨喜。
但唐代诗人刘禹锡,却非常喜爱秋天,并发出由衷的赞美。在他眼里,秋天的风景,百看不厌,秋意也正醉人呢!
暑退人体轻,雨馀天色改。
荷珠贯索断,竹粉残妆在。
高僧扫室清,逸客登楼待。
槐柳渐萧疏,闲门少光彩。
——《和乐天秋凉闲卧》
秋天刚刚来到时,真让人欢喜。炎热的暑气终于褪去了,一场雨过后,天色也焕然如新。荷叶上的雨珠像断了线的珠子,滚来滚去,倏忽不见,竹树褪去了笋壳剥落后的白粉,但依稀未尽。高僧将屋子打扫干净,登上高楼,等待着友人来临。槐树柳树渐渐稀疏,不复夏日的繁茂,闲寂的柴门简陋朴实,没什么夺目的光彩。但这样的地方,却是清幽的佳境,令人向往。
初秋时仍有暑热,但毕竟,是秋天了,越来越凉了。
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
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
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
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
——《秋中暑退赠乐天》
夏天的衣裳,秋天穿着也适宜,在夜晚弹起古琴,琴声清越入耳,更得自在。秋天时菊花将盛,值得人去赏看,而兰花在风雨里渐渐被摧折。一颗心安稳无忧,天虽凉了,但身体康健,这就是幸福啊。虽然流光匆匆,但如何选择是自己的事,何不像少年那样欢欢喜喜的呢?
秋天的风景,到底有多美,刘禹锡按捺不住,要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告知世人,给世人眼里忧郁的秋天正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词二首》
刘禹锡笔下的秋天,哪有一点悲凉的意味?自古人们一遇到秋天,总是悲伤寂寥,百感无奈。但诗人却明明白白地说出,我觉得秋天比春天还要可爱呢。且看碧蓝的晴空下,一只白鹤直冲上云宵,好不潇洒,不觉便将诗情引到九天之外了。如此飞扬,轻盈,哪里系得住忧愁?又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秋天到了,天地一片澄清,山明秀,水碧清,夜里生了霜,微微寒凉。一树树秋树,有的深红,有的浅黄,色彩斑斓如画。登上高楼吧,更感觉得入骨的清爽之气,身心俱被洗涤一番,可比春色更动人。毕竟春天过于繁华温暖,使人昏眩而忘乎所以。还是秋天的清气,让人陶醉,又让人清醒。
秋天从不缺乏怡人的美景,只要你愿意发现。
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顷如熔金。
孤轮徐转光不定,游气濛濛隔寒镜。
——《洞庭秋月行节选》
洞庭湖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月光洒在湖面上,更兼层层波浪轻涌,仿佛是熔化了一片碎金,闪烁不已。月亮徐徐转动于夜空,清光也飘洒不定,仿佛也在移动。洞庭湖升腾着一片濛濛的水汽,不禁又将寒镜一般的湖面隔开了。诗人望着湖水,月光和朦胧的水雾,这洞庭湖的秋夜,当真如梦似幻呢。
秋是清秋,湖是名湖,月是明月,一首诗怎么表达得尽诗人的喜爱之情呢?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面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碧螺。
——《望洞庭》
湖光山色与皎洁的秋月映照,相得益彰,互相融合。没有风,潭面光滑明亮,就像不必磨拭的镜子一样。远远地望去,洞庭山水一片青翠,湖面上洒着银色月光,就好像白银盘里,放着一只可爱的碧螺,美不胜收呀。诗人太爱秋天,也太爱洞庭湖的秋色了。
秋风来时,敏感的人们也最易捕捉到风中的凉意。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风引》
秋风是从哪里来的呢?一片萧萧声,送走了南归的雁群。清晨时秋风来到庭院,吹拂着树叶,而孤独的旅人却最先听见。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当秋风吹落树叶,奏响秋天特有的曲调,也是在告诉人们,秋天了哦。旅人听到会有什么反应呢?诗人写到这里,戛然而止,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秋天,也许是太安静了,偶尔也难免会寂寞,可对于诗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
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飕。
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
——唐·刘禹锡《秋夜安国观闻笙》
星河里,织女清晰可见,已经是秋天了,桂树枝和梧桐叶在秋风里飕飕地响。月光洒满庭院,凉露浸湿了一切。这时节,未入睡的人,独赏着月光和星星,还是有点儿寂寞的。但很快,穿着华衣的女子,吹奏起了动人的音乐,在高楼悠扬飘散,这一曲在秋夜分外动人,将孤独寂寞都驱逐得干干净净,听着曲子,赏着秋景,怎的不是良辰美景?
秋天,又清,又静,又凉,不像春天那般缠人,却也令人倍感舒适。
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
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
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秋日过鸿举法师寺院,便送归江陵》
在长廊上漫步,观赏如诗如画的秋光,沿着幽幽的小路前行,是为了寻找僧人朋友。小池塘里,水与白鹤皆是洁净不染,而古木上蝉声鸣唱,带来了秋意。客人来了,茶烟袅袅升起,直到水禽纷纷归来,才结束了愉快的相谈。满饮杯酒,明日再离去,那时望着绿水悠悠,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呢?秋天的聚会,意犹未尽。
走着,看着,秋天的风景,和秋天亲密地接触着。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秋日送客至潜水驿》
候吏站在沙滩边,一片稻田连着竹林和小溪。枫林中响起了祭礼社神的鼓声,正午时,茅屋院落传来了鸡鸣。到了傍晚,鹊鸟在田地里聒噪着,蝴蝶在秋草漫漫的田塍上飞舞。驿楼的树已经近了,疲惫的马儿激动得再三嘶鸣。在秋天的村野送客,情谊难舍,秋光亦可亲。
当秋夜睡不着时,刘禹锡总会看看景致,然后,写写信,可一点儿也不闲着,也没有时间去发愁。
洞户夜帘卷,华堂秋簟清。
萤飞过池影,蛩思绕阶声。
老枕知将雨,高窗报欲明。
何人谙此景,远问白先生。
——《秋夕不寐寄乐天》
秋夜,卷起珠帘,华丽的屋子里,秋天的席子分外清凉。萤火虫飞过池塘,点点闪烁,蟋蟀声在石阶旁响起,萦绕。回屋,倚靠着用惯了的枕头,也知道将要下雨了,而高高的窗户,映着渐明的天光。诗人忍不住道,此情此景,有谁明白?老朋友我想远远地问你一声啊。
有一两个真心的朋友,又何必在意季节的流逝呢。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飕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始闻秋风》
去年看菊花,我和你告别,今年听到蝉叫,我又返回来。五更的风声飕飕,惊醒了已入睡的人,一年容颜的变化看看镜子就知道了。马儿思念边草拳毛抖动,大雕盼望青云睡眼终于睁开。天地一片清朗,正适宜登高四眺,为了不让朋友扫兴,就算是强撑着病体,我也要登上高楼啊!这份情,令人动容。
秋天凉意袭人,刘禹锡总能在平淡的生活里,感知秋的美丽,用心去体会。
南岭见秋雪,千门生早寒。
闲时驻马望,高处卷帘看。
雾散琼枝出,日斜铅粉残。
偏宜曲江上,倒影入清澜。
——《终南秋雪》
虽才秋天,南岭之上,却已有雪堆积!千家万户不由得早早生出寒意。闲来无事时,诗人喜欢骑着马观望,或是在高楼上,卷起珠帘眺望。不同时候的秋雪,也美得不尽相同。清晨雾散时,只见一树树琼枝玉叶,待日落西照时,雪就像一片残妆。最适宜在曲江之上,倒影入水中,雪山秋水两清,更是无比动人。
诗人对于秋天的喜爱,更体现在人生的态度上。
衙前有乐馔常精,宅内连池酒任倾。
自是官高无狎客,不论年长少欢情。
骊龙颔被探珠去,老蚌胚还应月生。
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
——《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美酒美食,自是人生之乐,就算年华老去,也不打紧。老人有宝贵的经验,如宝贵的骊珠,似老蚌还能生出珍珠。不要羡慕春天的桃花和李花,桂花飘香结实于秋季,欣欣向荣也不逊色。人最怕的,不是时光流逝,而是自弃啊!
刘禹锡的秋天, 让人眼前一亮,心中明朗。从来束缚人的,不是季节,弃人而去的,也不是时光。若心中豁然,遇到每一个季节,都会看得到世界的美好,也会好好地欣赏它,拥有它,秋天又何尝不是如此?
-作者-
禾雨,喜欢诗词的女子,在四季中寻找一个个美丽的细节,愿时光留下温暖的记忆。
相关问答
刘禹锡秋夜?《秋夜安国观闻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之一。正文:织女分明银汉秋,桂枝梧叶共飕飗。月露满庭人寂寂,霓裳一曲在高楼。作者:刘禹锡(772年~84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