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哲学 正文

细雨成阴近夕阳 国考每日练常识每日练(六)

国考每日练常识每日练(六)

昨日题目连接:

国考每日练|常识每日练(五)

1. A【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的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它们并不是永恒不变的。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由此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因此,本题答案为A。

2. 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央银行的职能是宏观调控、保障金融安全与稳定、金融服务。中央银行对调节货币供应量、稳定币值有重要作用,它集中保管银行的准备金,并对它们发放贷款,充当“最后贷款者”。因此,本题答案为B。

3. A【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常识。《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它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以说熟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三字经》中蕴含着典型的儒家经典思想和主张,是儒家的代表作,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因此,本题答案为A。

4. B【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乡镇人民政府是我国政权体系中最基层的政权单位,因此,本题答案为B。

5. D【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A、B、C三项都源自《论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因此,本题答案为D。

6. 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谷歌”即“Google”公司的中文名。因此,本题答案为B。

7. D【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项“卧薪尝胆”是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B项“退避三舍” 源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春秋时候,晋公子重耳(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优待重耳,楚王在一次宴会上问重耳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以后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后撤九十里;C项“秦晋之好”春秋时,秦国(今陕西一带)和晋国(今山西和河北南部一带),是相邻的两个强国。两国统治集团之间勾心斗角,争夺霸权,矛盾很尖锐,有时还出兵对阵,打起仗来。但另一方面,他们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有时却又互相联合,互相利用,甚至彼此通婚,结成关系密切的亲家。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夫人文嬴,便是秦穆公的女儿。所以,秦、晋两国尽管互有矛盾,而彼此一再联姻这一点,在各国关系中也还是比较突出的。由于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人称两家联姻,就叫“互结秦晋”,或称为“秦晋之好”;D项“负荆请罪”出自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廉颇是赵国有名的良将,他战功赫赫,被拜为上卿,蔺相如“完璧归”有功,被封为上大夫不久,又在渑池秦王与赵王相会的时候,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此也被提升为上卿,且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不服,扬言说:“我要是见了他,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知道后,就有意不与廉颇会面。别人以为蔺相如害怕廉颇,廉颇为此很得意。可是蔺相如却说:“我哪里会怕廉将军?不过,现在秦国倒是有点怕我们赵国,这主要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两个人在。如果我跟他互相攻击,那只能对秦国有益。我之所以避开廉将军,是以国事为重,把私人的恩怨丢一边儿了!”这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廉颇十分感动,便光着上身,背负荆杖,来到蔺相如家请罪。他羞愧地对蔺相如说:“我真是一个糊涂人,想不到你能这样地宽宏大量!”两个人终于结成誓同生死的朋友。ABC均发生于春秋时期,D发生在战国时期,因此,本题答案为D。

8. D【解析】本题考查生活常识。A项,煮熟后滚烫的鸡蛋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儿,容易剥壳。因为滚烫的鸡蛋壳与蛋白与冷水会收缩,但它们收缩的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B项,冬天或气温很低时,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热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玻璃杯破裂;C项,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来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而是自来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水管,就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较高,湿度较大,这正是下雨的征兆;D项,煮食物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后温度不变,即使在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温度,结果只是加快水的汽化,使锅内水蒸气蒸发变干,浪费燃料。正确的方法是用火把锅内水烧开后,用小火保持水沸腾就行了。因此,本题答案为D。

9. C【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改汉魏质朴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因此,本题答案为C。

10. D【解析】本题考查哲学原理,具体考查是静止的相对性与运动的绝对性。“鸟鸣”是体现运动的绝对性,“山更幽”体现的静止的相对性。因此,本题答案为D。

————————今天的题目来了,答案在最下面,别偷看啊——————————

1. 醉酒的人犯罪( )。

A. 应负刑事责任 B. 不负刑事责任

C. 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负刑事责任 D. 情节严重的才负刑事责任

2. 下列不属于通常讲的“五湖四海”中的“五湖”指的是( )。

A. 太湖 B. 巢湖

C. 洪泽湖 D. 西湖

3. 在影视剧的拍摄中,常见一些房屋道具倒塌或重物落下,不会将演员砸成重伤,这些重物是用( )。

A. 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 B. 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成

C. 密度与实物相同的材料做成 D. 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

4. 我国太阳能丰富的地区是( )。

A. 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的海南岛

B. 降水少、晴天多、气温高的吐鲁番盆地

C. 海拔高、空气相对稀薄的青藏高原

D. 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的东北地区

5. 在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半岛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宗教是( )。

A. 佛教 B. 犹太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6. 《资治通鉴》成书于( )。

A. 西汉 B. 东汉

C. 北宋 D. 南宋

7. 火车和汽车车厢基本上是个金属封闭结构,在车厢里听不清半导体收音机的广播,却可以通过手机和外界通话,原因是( )。

A. 半导体收音机的灵敏度大大低于手机

B. 二者电磁波的电磁场强度不同,穿透车厢的能力不同

C. 二者电磁波频率不同,穿透车厢的能力不同

D. 半导体收音机和手机接收和处理电磁波信号的机理不同

8. 宋代名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脍炙人口的话,那是( )。

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C. 匹夫而为万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D.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这首诗中包含着我国民间的传统节令,这个节令是( )。

A. 元宵 B. 七夕

C. 重阳 D. 春节

10. 我们通常说的晕车和晕船,是因为体内平衡感受器受到了刺激,使人感到眩晕和不适,这个平衡感受器位于( )。

A. 心脏 B. 小脑

C. 胃 D. 耳朵

重阳佳节意休休——咏重阳节古诗词赏析(六)

重阳佳节意休休

——咏重阳节古诗词赏析(六)

王传学

宋代以后的历朝各代,重阳节仍然是重要节日,许多诗人留下了咏重阳节的杰出篇章。

元代词人段克己的《满江红》,以花喻人,借物抒情: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段克己(公元1196—1254年)字复之,号遯庵,别号菊庄。金末元初文学家。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金亡不仕,与成己避居龙门山,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著有《二妙集》八卷(与成己合集),吴澄为之序云:“河东二段先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盖陶之达,杜之忧,兼而有之者也。”词存集中。

 金朝末年,政治衰败,社会动乱。词人怀着对金王朝的愚忠,既悲悼它的崩溃,又深感生不逢时,无力回天。于是寄情于岁晚菊花,意在喻人,聊以自勉。

  开头三句,首先展现了一幅秋天雨后的荒园图。“律残无射(yè)”,点明时值九月,此时的荒园秋风萧瑟,秋雨无情,百花为之凋零,荒园杂草丛生。全词以此开端,既深曲委婉地透露了词人悲凉凄苦的情怀,又使人自然联想到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像凛冽的秋风袭向词人的心头。这几句,不仅交代了花的生活环境,也为全词定下了凄清的基调。接下来,轻轻一转,写初开菊花的鲜嫩可爱。这和“雨后荒园”的环境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此花能保”,除了流露出花不逢时尚能自保的欣慰外,更隐含着岁月无情的担忧。细细品味,词人正是借花写人,表达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洁身自保的追求和形势逼人的忧虑。接下来“盈把”二句,由菊花而想到一生爱菊的陶渊明和屈原,陶渊明、屈原生活的年代离词人已远,可是他们与词人所处的政治环境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没有屈从于严酷形势的压力,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险恶的现实,为后世留下了千古英名。这里,词人显然是以他们高洁的情操来激励自己,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上片最后三句忽又一收,由怀古自勉回到凄冷的现实之中,惜花以自惜,哀惋生不逢时。综观上片,处处写菊花,但却无处不寄寓着词人的身世之感。

  下片由花写到人,词人首先哀叹岁月匆匆,少年书生已成白发衰翁。往事如烟,功名未就,自然引起对已逝岁月的追怀。以下几句便以无限怅惘的心情追怀畴昔,通过极朴实的语言,表达了自己难以言传的苦衷,使人觉得凄婉悲怆。“飒飒凉风吹汝急”包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慨叹、时不我待的哀惋、怜花惜人的深情。全词至此,菊花的高洁品性与词人的精神追求,菊花的零落憔悴与词人的身世之慨已完全融为一体。“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写得缠绵幽深。词人徘徊于花丛之中,顾花怀人,一种无可奈何的忧伤之情表露无遗。“歌还泣”更是悲不堪言,正是情动于中发之于外,长歌当哭,更觉余情不尽。

  通观全篇,以花写人,借物言情,花与人浑然一体,含蓄蕴藉,一往情深。

元代散曲家卢挚的《沉醉东风·重九》,抒写了孤寂之感: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红叶:化用唐代红叶题诗配佳偶的传说。传说某宫女题诗在红叶上,投入御沟,随水流出宫外,被某士子拾得,后巧结良缘。

  白衣送酒:指江川刺史王弘派白衣仆人在重阳节给在篱边赏菊的陶渊明送酒事。

  重九,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其时正当暮秋季节,天高气爽,自然景物自有其独特的佳处,然而又带点衰疯的气象。作者面对此时此景,心生悲凉之感。

题诗在红叶上让它带着情意随御沟的流水飘走,观赏菊花的人醉卧在歌楼上。开头两句借红叶题诗的典故,写出自己难于言说的情感无人可诉,只得借重阳赏菊一醉方休。接下来写万里长空雁影稀疏,月亮落了远山变得狭长而显清瘦,暮秋时节到处都是冷冷清清的景象。衰败的杨柳,寒秋的鸣蝉,天地间一片哀愁。作者选用红叶、黄花、长天、雁影、瘦山、衰柳、寒蝉这些凄清的意象,营造了暮秋萧瑟、冷清的意境。最后借白衣人给陶渊明送酒的典故,感叹重阳节,无人肯送酒来和自己一起解忧。表达了作者在重阳佳节,面对衰柳寒蝉的满目秋景,却无人作陪的哀愁。

元代散曲家张可久的《折桂令·九日》,抒迟暮思归之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对青山强整乌纱:化用孟嘉落帽故事: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孟嘉帽落,他泰然自若,不以为意。

这首小令既写“重阳”的美好,更写了游子的愁肠。此时正值秋高气爽,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大雁南归,更易引发游子思乡。秋野丰美多姿,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帽,归雁横越秋空,困倦的游子思念故乡。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作者的一生是在时隐时仕、辗转下僚中度过的。此时,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早已厌倦官场的倾轧,望着南归的大雁,内心感到无限惆怅。

接下来,“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诗人由写眼前景转为对昔日生活的回忆,其中“翠袖”“金杯”“玉手”就是诗人忆往昔欢乐生活时浓缩而成的意象。这里化用了宋代词人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写尽了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昔日官场生活,翠袖殷勤劝酒,金杯错落频举,玉手弹奏琵琶,是多么热闹,这里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之法,与前面的“归雁横秋,倦客思家”形成强烈的对比,更凸现诗人此时的孤寂心境。

七八两句:“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化用了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的诗句:“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由于添加了“西风白发”这一意象,因而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同时,倒装加对偶的句式,韵律和谐,也可以看出诗人的匠心。这也是这首曲中的名句,是诗人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西风吹着满头白发,突然省悟到,人终有衰老之时,花亦有凋零之日,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何况人呢。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

末三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这里又化用宋代词人秦观《满庭芳》的诗句“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诗人在此以景结情,写出眼前的凄凉景象:回首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这是景语,又是情语;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诗人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

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诗人由眼前实景写起,触景生情,忆往昔欢乐事,更添此刻思乡之愁,最后,以景结情,回顾漫漫天涯路,抒迟暮思归之情。语言清丽,对仗工整,特别是巧妙地引前人诗词入曲,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

  明代诗人文森的《九日》,思乡情浓: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文森(公元1462—1525年)字宗严、明代诗人。历任御史、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进为右佥都御史。有《中丞集》。

  首联写离家时久,心情沉重。三年过去,庭院里的菊花依旧在重阳盛开,可惜诗人此时仍身在异乡为异客。颔联写对菊饮酒,思乡情浓。诗人没想到重阳节只能独自饮酒,于是就把这里的菊花当作故乡的菊花,对着菊花把盏,就像是回到了故乡。把思乡之情表现得更加浓郁。颈联描绘远景,借景抒情。广袤的原野一望无际,天际的白云和远方的树林融为一色;天气寒冷,南飞的大雁正聚集在河滩上休憩。诗人借空旷萧索的环境与自由南飞的大雁,表达思乡而不得返乡的孤独愁苦之情。尾联写重阳之时独自登高,心中感慨万千。放眼望去都是陌生的景物,惟独看不到故乡的踪影。

沈德潜评价此诗:“语不必深,自然蕴藉。”此诗的语言自然、朴素,如首联“三载”,“不在家”等,用语浅显、直白。而思乡之情含蓄蕴藉。尾联以“京华”代指家乡,以“无限意”表达心中的万千感慨,不直言吐露思家的悲切,但思乡之情已不言而明。

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九日渡江》,抒发了归乡的喜悦之情: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

李东阳(公元1447—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以礼部左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后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以台阁大臣主持文坛数十年,其为诗文典雅工丽,为首形成“茶陵诗派”。兼善书法,于篆隶造诣尤高。所著有《怀麓堂集》100卷、《怀麓堂诗话》1卷,又有《燕对录》、《东祀录》等

这是诗人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主持应天(今南京)乡试时所作。时诗人在乡试放榜后,从南京渡江经扬州北上,恰值重阳,佳节思亲,因有此诗。

首联交代渡江时令、心境和景色。秋风拂衣,船工鸣榔,远客思归,都在寥寥十四字中状写出来。颔联是流传万口的名句,它以万里长江之永恒,反衬百年人生之短暂,因景生情,寓情于景,有不尽天地悠悠之感,万期须臾之悲,涵盖极大,感慨无端,耐人咀嚼。颈联由前半幅重点写“九日”,转入重点写“渡江”,由近及远,富有层次感。笼罩在轻烟薄雾中的瓜步山,好像漂浮在江面上;那龙盘虎踞的钟山,环绕着阅尽六代兴亡的建康,气象开阔,笔势挺拔,让读者很好地领略到长江两岸的形胜。尾联写舟行如飞,很快过了真州,又在万家灯火中到了扬州。四句中用了瓜步、建康、真州、维扬四个地名,而又流转自如毫无板滞之感,使人很容易联想到杜甫也写北归之喜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诗句。抒发了归乡的喜悦之情。

  明代诗人顾炎武的《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表露了亡国之痛:

   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

   离怀消浊酒,愁眼见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

   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顾炎武(公元1613—1682年),本名绛,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他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到了重阳节这一天,诗人似乎突然发现已经到了晚秋时节,不免感到心惊。想到与好友王处士天各一方,只能遥相瞩望,离别思念的情怀唯有靠浊酒排遣,忧愁中满目都是丛生的菊花。诗人感叹道:且把自己这一腔报国的忠肝义胆留存给苍天大地,让故国的江山见证我斑白的鬓角吧。多谢承蒙你千里之外的关怀询问,我是一个亡国之人,如同被放逐一样,已经无家可归了。

王处士,名炜暨,是诗人的好友。此诗写出了他们虽天涯沦落,却肝胆相照的的友情,写得沉着深挚。这是一首酬答诗,但与一般应酬之作不同。它在抒写离情别愫之中,又交织着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感慨,而这两种情感却是如此有机地熔铸在一起。整首诗苍凉沉郁,情切意深,表达了诗人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颇能打动读者的心弦。

  明代诗人王灿的《客中九日》,表达了思乡怀亲之情: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客中九日:指寄寓他乡过重阳节。细雨夕阳,飞阁寒塘,渲染晚秋景象,诗人触景生情,引出重阳思乡之情。第三句的“笑”字运用得非常巧妙。黄花笑关山客在家人团聚齐登高的重阳日,却独自在异乡登高,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花以人的情感。此句从黄花的视角看关山客,反映了诗人一种无可奈何、远涉关山、离乡在外的孤寂心情,以“轻松”笔调巧妙地写出思乡怀亲之情。

此诗通过写独自在异乡登高,表达了诗人思乡怀亲之情。全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前两句先是以细腻的描写点出了重阳节的景象,“细雨”、“阴云”、“寒塘”、“夕阳”、“飞阁”,境界迷茫却不尽孤寂;后两句写异乡登高满目黄花,让人生出淡淡的乡愁,将景与情交融为一体。

  明代诗人王琼的《九日登长城关楼》,抒写了边关豪情:

   危楼百尺跨长城,雉堞秋高气肃清。

   绝塞平川开堑垒,排空斥堠扬旗旌。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极喜御戎全上策,倚栏长啸晚烟横。

王琼(公元1459—1532年),明朝重臣,著名军事将领。历事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四个皇帝,由工部主事六品之官,直做到户部、兵部和吏部尚书一品大员。被誉为才高正直,办事认真,屡建功勋。王琼一生做了三件被人称赞的大事。一是治理漕河;二是平定宸濠叛乱;三是总制西北边防。因此,历史上称他和于谦、张居正为明代三重臣。

长城关:又称“边防东关门”,位于花马池新城(今宁夏盐池县城)北门外六十步。关上建有关楼,高耸雄伟,上书“深沟高垒”、“朔方天堑”、“北门锁钥”、“防胡大堑”等字。登临远眺,朔方形胜,毕呈于下。

“不用兵屯细柳营”:细柳营,是指西汉周亚夫当年驻扎在细柳的部队。汉文帝年间匈奴侵犯大汉,汉文帝命周亚夫驻扎在细柳(今咸阳市西南),由于周亚夫治军有方,最后赢取了胜利,所以他的部队成为细柳营。此句是说有了河东墙的深沟高垒和高耸雄伟的长城关,可以少养兵丁,节省开支,以逸待劳,强化边防。

自嘉靖七年至十年的四年中,从延绥到宁夏,直至河西走廊嘉峪关外,所谓明代“三边”数千里边防,统归王琼总制。王琼在灵州、花马池等地留下了足迹和诗文,他的诗反映出明代边防的严酷现实和他忠于国事、勤劳为政的可贵精神。

这是一首由修筑长城的将领写的长城诗。长城关气势雄伟,登高远眺,朔方形势尽现眼底。此诗描写诗人重阳节登上长城关楼时所见的雄阔景色,并以听到敌军已撤出黄河以南地区,军中不用再戒备森严的消息,来衬托修筑长城的作用和意义。全诗洋溢着豪迈兴奋的感情,这在众多的长城诗中并不多见。

明代诗人石茂华的《九月九日登长城关》,表现了戍边将士立志保家卫国的情怀:

   朔风万里入衣多,嘹呖寒空一雁过。

   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

   香醪欲醉茱萸节,壮志还为出塞歌。

骋望因高云外尽,乡关回首愧烟萝。

石茂华(公元1521—1583年)字君采,号毅庵。明中期大臣。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山西。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升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此间,他数次平息了内外的兵乱,受到朝廷褒奖。后升任兵部尚书,掌南京都察院事。在巡察陕西、甘肃地区时,正值这里大饥荒,他奏准朝廷,蠲免徭赋,开仓救灾,因操劳成疾,呕血身亡。

这首诗选自《万历固原州志》。此诗是诗人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长城关时所作。

省嵬城:西夏城名。据《朔方道志》载:“省嵬山,在郡(指宁夏城)东北一百四十里黄河东岸,旧有省嵬城,横枕河滨,为防御要地,今属套地内。”省嵬城在今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省嵬村,东距黄河约10公里。

诗的前两联描写了边塞的苍凉风光:朔风万里,长空孤雁,猎马在鱼泽滩头嘶鸣,黄河从省嵬城畔流过。后两联写戍边将士的情怀:他们在重阳节饮酒欲醉,满怀壮志唱着出塞歌。极目远望高天云外尽头的故乡,表示绝不辜负乡亲们的重托。

全诗以景衬情,表现了戍边将士立志保家卫国、不负乡亲重托的高尚情怀。 

明代诗人姜塘的《摘星楼九日登临》,登楼揽胜,追思先贤: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

   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

   武公不但歌淇澳,贤女犹能唁卫侯。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

摘星楼:楼名。传说为商纣王所建,极高峻。又名妲已台。在河南省淇县(朝歌)城西北隅,高十三米,面积为1500平方米的土台。相传殷纣王在上面建一摘星楼而闻名。所谓摘星楼,言其极高,站在上边能伸手摘下星星。后为纪念比干被纣王摘心而改为摘心台。

前四句写登楼所见。时遇重阳佳节,诗人悠闲地与客人携酒登上摘星楼。放眼壮丽山河,心生无限感慨。满目深秋风景,引发思绪遨游。

后四句写登楼所思,忆朝歌名人。诗人所忆不但有被《诗经·淇奥》歌咏的卫武公;还有作《载驰》一诗,诗中载有“唁卫侯”情节的“贤女”许穆夫人。更有既忠又孝,被孔子赞为“三仁”的比干、箕子、微子。表达了诗人对前贤的仰慕之情。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采桑子·九日》,抒写了边塞秋景和旅人秋思: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首《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寥寥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片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像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片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能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怎么能不消魂?

清代诗人沈辂《九日登高台寺》,写出了游寺的雅兴:

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对酒披襟形独放,凭风落帽笑谁加。

   诗成合座皆珠玉,归去迟迟满落霞。

这首诗选自《乾隆宁夏府志》。高台寺,系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十年(公元1047年),在都城兴庆府(今银川市)东15里处的黄河岸畔兴建的规模宏大的佛教寺庙群。旧址在今银川市东郊红花乡高台寺村。

时值重阳节,秋高气爽,诗人与朋友趁着这好时光,兴致勃勃地来登高台寺。站在高台上,满眼看不尽枫叶一片,庭院清静,何须在菊花丛中设宴。朋友们端着酒杯,披着衣衫,不受拘束,率性而为。

任凭大风吹落帽子,又有谁会嘲笑呢。(《晋书·孟嘉传》:孟嘉在大宴中因风吹落帽而依然风度翩翩,当人们嘲讽他时,又能从容应对使四座叹服。)在座的都是气度宽宏,风流倜傥,潇洒儒雅的士人,满座写的诗都是美如珍珠美玉的佳作。大家饮酒赋诗,都迟迟不愿离去,直到落霞满天。

  这首诗写诗人与朋友们在重阳节登高台寺赏景、宴饮、赋诗,尽兴游玩的情形,写景壮阔,兴致盎然,显示了士大夫秋游的雅兴。

清代诗人妙信的《九日酬诸子》,表现了重阳节与朋友们相聚的情致:

    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

     远天连树杪,高月薄衣裳。

     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

     诸君才绝世,独步许谁强。

  妙信,字山愚,号诗禅,清代江南镇江瓜州僧。是清代著名诗僧。其诗清新雅致,讲求意境,诗名颇高.

重阳节,诗人邀请朋友们到自己隐修的简陋的寺庵,来饮酒观赏菊花。"东篱约"典出东晋陶渊明诗“采菊东篱下”。时值深秋,远方的树梢连着天际,月亮升得很高,天气很清凉,身上的衣服显得单薄了。和朋友分别已经一年了,转眼已到重阳节,已是降霜的季节。各位朋友都是冠绝当代,举世无双的杰出人材,还有谁能比你们强呢。

诗人于重阳日写诗酬答朋友们,表示自己对朋友情谊的重视。重阳佳节,饮酒赏花,正是倾诉友情、吟诗作乐的好时光。这首诗便是描绘这样的场面。诗写得很细腻,很流畅,也很有情致。

清代诗人秋瑾的《九日感赋》,表现了浓郁的思乡之情: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登楼愧乏仲宣才: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他出身士族大家庭,年轻就很有名。因为长安战乱,避难荆州依附刘表,未被重用,后归曹操。王粲在荆州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赋中抒写了自己久困他乡,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思乡情绪。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 

  诗人怀着惆怅的心情来到了异乡,心中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重阳节这天,诗人刚刚在堂上插上茱萸,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回忆起与妹妹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于是在窗前写起思念妹妹的诗来。诗人面对盛开的秋菊,觉得在孤寂中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诗人感叹: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了。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此诗是诗人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秋瑾远嫁他乡,离开了亲人,在佳节之时,心情格外苦闷。九月九日她在堂上插上了茱萸,在窗下提笔给妹妹写诗;她对菊遣闷饮酒,登楼远望故居。但这一切都使她因更加怀念当初的欢乐生活,而愁肠“郁不开”了。诗表现了秋瑾初嫁后浓浓的思乡之情。

相关问答

" 细雨 戍阴 近夕阳 ,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

[最佳回答]九九重阳节明·王灿客中九日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解析】客中九日:指寄寓他乡过重阳节.细雨夕阳飞阁...

卧看牵牛织女星.() 细雨成阴近夕阳 ,湖边飞阁照寒塘_作业帮

[最佳回答]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正月十五)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巧、七夕、七月初...

细雨成阴近夕阳 出自于哪首诗?

客中九日·细雨成阴近夕阳朝代:明代作者:王翃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只异乡。王翃简介生卒:1603-1651。介绍:明末...

求“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全诗及作者介绍_作业帮

[回答]明·王灿客中九日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解析】客中九日:指寄寓他乡过重阳节.细雨夕阳飞阁寒塘,渲染晚...

卧看牵牛织女星. 细雨成阴近夕阳 ,湖边飞阁照寒塘.黄_作业帮

[最佳回答]正月十五元宵节七夕节重阳节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3. 细雨成阴近夕阳 ,...

[回答]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秋节)3.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小扇扑流萤.天阶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3、 细雨 _作业帮

[最佳回答]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元宵节)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月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七夕)3、细雨成...

卧看牵牛织女.()③ 细雨成阴近夕阳 ,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

[最佳回答]1,元宵节2,七月初七鹊桥会3,重阳节4,春节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心。()3: 细雨成阴近夕阳 ,湖边...

[回答]A.元旦B.七夕C.重阳D.春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花甲而知天命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细雨成阴近夕阳 ,湖边飞阁照...

[最佳回答]是描写春节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