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学 正文

蟾蜍蚀圆影 中国最好的月色,被唐代诗人写绝了,句句唯美,令人心醉!

中国最好的月色,被唐代诗人写绝了,句句唯美,令人心醉!

中国人最浪漫的事,多半跟月亮有关。

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赏月咏月的习俗,再到如今探月登月的科考,几千年以来,我们一直书写着关于月亮的故事。

而中国最浪漫的朝代,一定是唐朝。一大批诗人横空出世,创造出多少家喻户晓的不朽诗篇。

当最浪漫的象征遇上最会写诗的一批人,月亮就不只是月亮了,它变成了人间的百般温柔,万种情思。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月如玉盘,是天才的想象。

作为唐代最有创造力的诗人,月亮在李白的笔下,更添神秘色彩。他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神话传说串联在一起,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美妙又玄幻的景象。

月亮的阴晴圆缺,周期变化,正如人生。因此,人们在它身上寄寓了自己的多种情感:敬畏,依托,迷恋,向往,长生,离愁......

如今我们能欣赏到如此多优秀的诗词作品,月亮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月映秋夜,是对故乡的偏爱。

正逢半秋,战火纷飞,杜甫与弟弟分散四方,未知生死,书信不达。这个时候,抬头望月思乡,不禁感慨:虽说哪里都是一样的月光,但总是觉得自己家乡的月亮最明亮啊。

无论去过多繁华的地方,也代替不了故乡在你心中的分量,那里有你牵挂的人和惦念的物,即使回去多晚,万家灯火总有一盏灯为你亮着。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月洒庭院,寄寓了离人的忧愁。

见过吟咏月亮的,你见过埋怨月亮的吗?

诗一开头,白居易便以埋怨的语气落笔,说月光令人费解,它所照之处,皆给天下人增添忧愁:征人思家,院中离愁,宫中哀怨,战俘怀乡......而月亮自己却浑然不觉,真是令人无可奈何。

人们向往团圆美满,却又不得不经历悲欢离合。

或许,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让我们更懂得珍惜。

在家人身边,就好好侍奉双亲;有良人相伴,就贴心呵护彼此;与好友相聚,就开怀畅聊......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唐·韩愈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沙平水息声影绝,一杯相属君当歌。

君歌声酸辞且苦,不能听终泪如雨。

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

十生九死到官所,幽居默默如藏逃。

下床畏蛇食畏药,海气湿蛰熏腥臊。

昨者州前捶大鼓,嗣皇继圣登夔皋。

赦书一日行万里,罪从大辟皆除死。

迁者追回流者还,涤瑕荡垢清朝班。

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轲只得移荆蛮。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同时辈流多上道,天路幽险难追攀。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

有酒不饮奈明何。

月光皎皎,慰藉了失意的人生。

张功曹即张署,韩愈与好友张署皆被贬,回长安的梦想破灭之后,中秋月圆之夜,写下此诗。

两个遭遇相同的朋友不禁举杯痛饮,慷慨悲歌。贬谪之地的生活是那么困苦,回京之路却遥遥无期,怎么办呢?

韩愈由悲伤转为旷达:一年之中,今天的月亮最好,人生又何必埋怨其他,有酒不喝,还等什么时候呢?

聪明的人,凡事都往好处想,以欢喜的心想欢喜的事,自然成就欢喜的人生。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月洒山间,是独处的自由。

王维的诗,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击中我们的心灵,或许是因为世间熙熙攘攘,过于喧嚣,宁静的独处时光,都变得尤其珍贵。

人到了一定年龄才会发现:人生幸福的关键不在外界,而在于内心的宁静与充实。

学会独处,才能在生活的一地鸡毛中发现美好。才能从容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守得一份平和自在。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月照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时间最无情,可也最公平,谁也无法让时间驻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们每个人都是苍茫世界里的一粒沙,把仓促短暂的生命过得称心,是一种境界。

再回首,愿你不负清晨的阳光,不负凉夜的星辰,不负四季变幻的美景,也不负身边所有爱你的人。

月光是最慷慨的温柔,它不言不语,却洞悉一切。

无论是大放异彩之时的得意,或是壮志难酬时的失意,豁达也好,忧愁也罢,人世间无处安放的情意,都能倾诉给月亮。

在中华文化中,那道月光始终生生不息,滋养着国人的心灵。我们总能在月光中,感受到独一份的浪漫,获得最特别的开解。

来源:微信公众号“诗词天地”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人们寄托思念和向往的象征。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月亮上有嫦娥、玉兔和蟾蜍等神话形象,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的寓意。本文将以“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为主题,探讨月亮神话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诗句中的“白兔捣药成”,描绘了月宫中白兔捣药的情景。相传,白兔是嫦娥身边的侍从,它勤劳善良,每天都在月宫中捣制仙药。白兔捣药的形象,象征着勤劳和忠诚。同时,仙药也代表着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向往。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希望借助仙药的力量,实现健康和长寿。

接下来的“问言与谁餐”,则反映了人们对孤独和离别的感慨。嫦娥因偷食仙药而飞升月宫,与丈夫后羿分离。在月宫中,她孤独地生活着,与白兔为伴。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孤独和离别的无奈。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的亲情和友情,珍惜与亲人朋友相处的时光。

诗句中的“蟾蜍蚀圆影”,则描绘了月亮上的另一神话形象——蟾蜍。相传,蟾蜍是月亮上的神兽,它能吞噬月光,掌控月亮的阴晴圆缺。蟾蜍蚀圆影的形象,象征着变幻无常和神秘莫测。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和宇宙的好奇与探索,以及对神秘事物的敬畏。

月亮神话中的白兔、嫦娥和蟾蜍等形象,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民间文化,还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信仰和寄托。在这些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孤独和离别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和宇宙的探索和敬畏。

总之,“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这句诗,通过描绘月亮神话中的形象,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对孤独和离别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和宇宙的探索和敬畏。这些寓意深远的文化内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引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追求美好、珍惜亲情友情,并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敬畏。让我们在欣赏月亮的美丽同时,也感受这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关问答

蟾蜍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出自那个神画故事?

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原诗如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

李白古朗月行古诗全诗

[回答]古朗月行唐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

小时不识月的全诗_作业帮

[回答]李白古朗月行\x0c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

温客行古诗?

古朗月行作者: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

古朗月行其三?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

古朗月行八句诗?

原诗《古朗月行》唐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

与君共明月,呼作白玉盘?

出自唐代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一作:白云)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

李白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句?

《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古朗夜行的四句古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青云一作:白云)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

月圆如盘诗词?

《古朗月行》唐代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