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欣赏《五湖泛舟》,主演:梁耀安,郭凤女
视频加载中...
粤曲欣赏《五湖泛舟》,主演:梁耀安,郭凤女
范蠡泛五湖
范蠡,一代商圣,字少伯,又名鸱夷子皮或陶朱公,生卒年不详,有说约为楚平王十二年(西元前517年)。以经商致富,广为世人所知,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春秋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淅川县大石桥乡至寺湾镇间)人,是历史上早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他出身贫寒,但聪敏睿智、胸藏韬略,年青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文韬武略,无所不精。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他年轻时,曾拜计然(又名辛文子)为师,研习治国、治军方策。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并不为世人所识。然纵有圣人之资,在当时贵胄专权、政治紊乱的楚国,范蠡却不为世人所识。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1、范蠡生平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暞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①,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闲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摘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2、历史评述
在对范蠡的评价中,多在谋略这一层面上。如班固《汉书·古今人表》中范蠡被列为九等人的第三等——智人。上面是圣人和仁人。智人,有智慧有谋略之人。三国人刘邵在《人物志》中则把范蠡列为术家。说:“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把范蠡作为谋略家看待。
当然,说范蠡是谋略家不能算错,这从他出山,帮助勾践兴越灭吴的曲折艰辛过程,可以看出他的足智多谋。后来务农、经商也离不开谋略和智慧,但这不是范蠡的全部。范蠡是春秋战国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商人,被称为一代商圣。范蠡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智慧超群,被誉为“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人始祖。”范蠡对历史的重要贡献在于心系天下,以自己的谋略和智慧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兴越。功成名就后,他不留恋功名,急流勇退,转换角色,弃官务农、经商,体现了儒道互补的人生哲学。
在中国古代,由于政治形势险恶,不少士人厌恶官场,躲避政治,以隐居保全自身。汉初张良助刘邦打败项羽,及时隐退,“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避免了杀身之祸。陶渊明更是远离政界后,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田园生活。不过,张良、陶渊明仅仅保全个人,追求的是个人的自由,而范蠡则是凭借对社会、对人民的关爱之心,为经济发展、商业繁荣作贡献,为社会献爱心,他的胸怀更宽广,思想境界更高尚! 唐代诗人汪遵有一首《五湖》诗,对范蠡大加赞扬:“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
作为一代商圣,范蠡的经营思想非常丰富,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经济,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首先,范蠡搞经济不是盲目出击,而是精心选择地点,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以求最好的经济效益。他离开越国后,来到齐,《史记》称“齐地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具有良好的从事生产的条件,为范蠡致富奠定了基础。
范蠡充分利用齐地的资源和环境,带领全家人,“耕于海畔,苦身戮力”,多种经营,“父子治产,居无几何,治产数十万。”范蠡从越国的上将军一变而为劳动者,在官为本的时代,多少人仰慕高官厚禄,而范蠡坦然改变身份,潜心从事生产,埋头苦干,迅速致富,对传统观念作出了大胆的挑战,仅此一点对后人的启迪是极其深刻的。其次,范蠡丰富的经商理念,对今天发展市场经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比如,范蠡主张把握商机,侯时转物。他遵循经济丰歉循环论经商,提出“待乏论”,不要人等货,应让货等人。要准备别人没有的或想不到的货物,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再比如,范蠡主张“逐什一之利”,薄利多销,不求暴利,这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
范蠡无论从政、治国、经商都是成功者。探究其成功的原因,我认为就他个人而言,范蠡既拥有古代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有道家顺应自然大道的豁达人生观,儒道互补,外道内儒,顺应自然,所以他无论是在从政还是经商中都保持了心态的平和、淡定。
在范蠡思想中,追求和谐的天道、地道、人道尤为可贵。他说:“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三件事要注意,国家强盛时要设法保持下去,这叫持盈,国家将要倾覆时要设法转危为安,这叫定倾,平时治理国家政事要得当,这叫节事。范蠡并把这三点与天地人结合,说:“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地,节事者与人。”他还对勾践说:“天道要求我们盈满而不过分,气盛而不骄傲,辛劳而不自夸有功。”
范蠡顺应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对今日仍极富现实意义。“持盈,”亦可称可持续发展,即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换句话说,也可以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定倾”,可以理解为不断纠正存在的问题,拨乱反正,克服缺点,做好工作。而“节事”,可以理解为脚踏实地,扎扎实实,遵循客观规律办事。范蠡做事讲究火候,全面考虑问题,不急功近利,不轻举妄动,一旦时机成熟,就要毫不迟疑地采取行动。范蠡在从政、打仗、经商活动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思想,他处处占据主动,稳操胜券。范蠡虽然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但是他的思想中有不少闪光的地方,值得深入研究。弘扬范蠡优秀的思想,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促进社会的进步。
3、典故分析
范蠡在做出扭转乾坤的伟业后归隐江湖,被认为是中国士大夫精英人生的理想归宿。在他身上,寄托着文人墨客无限遐想。他被认为是士大夫阶层的 “完人”,作为一介布衣,“居官则至卿相,居家则致千金”,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是中国政客文人的典范。
用兵如神,兴一国,灭一国。这一点“兵圣”孙武没有做到,“智圣”诸葛亮没有做到。两人几乎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尤其是孙武,被囚禁、失音、失聪、失明后又被夫差放逐,一代兵圣,去向不明。一个兵家,连自己都保护不住,谈何“知己知彼”?(话虽如此,孙子兵法却是博大精深)但范蠡做到了,不仅创造了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还善于保存自己直到古稀之年,寿终正寝。
知舍有得,来去从容,拿得起放得下。官至相国、大将军,爵至上大夫,毅然辞去。这一点伍子胥没有想过,文种没有决心,两人均被君王赐死。范蠡懂得急流勇退,懂得“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敌国破、谋臣亡”,好像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主动辞官第一人。
治产经商,富至巨万。同代人望尘莫及,后代人难继项背。“十九年中三致千金”。总结一套管理术,专著《致富奇术》填补历史空白。提出“物价贵贱随供求关系变化”之理论,此为“价值规律”之先河。
范蠡在政治、经济、哲学、军事、外交、建筑等重大领域均有建树,集老子、孔子、孙子思想之大成,并都以行动来体现,堪称治国良臣、兵家奇才、商界圣星,民间敬范蠡为财神。
他的重人重谷、韬光养晦、兴国方略至今仍可借鉴;他的持久防御、以柔克刚、后发制人军事思想至今散发光辉;他主张商品流通、平抑物价、先富带后富的经济思想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意义。
试问,大圣如斯,何人能及也?
(1)范蠡老子思想之 “不争而善胜”
首先先啰嗦一下“鸱夷子皮”这个名字的含义。“鸱夷子皮”虽然原指古代牛皮做的酒器,伸缩自如,即“酒囊皮子”,看似粗俗,实则蕴含能屈能伸,包罗万象、吞吐天地之意。范蠡的境界达到了“空”和“忘我”,挥洒自如,姓名更是如此,从这一点看一看出其胸襟之开阔,超凡脱俗。这是范蠡用此姓名的最重要原因。
1)、范蠡之不争于名
“盛名之下,其实难负;人不知止,其祸必生。” 作为臣子,武人或文人,功成,名遂,身退应是一条明智的选择。明智者,当知道进退之由,切勿功高震主,以引祸上身。名遂身退,明哲保身是为“无为”,其实是为“有为”,正如南怀瑾先生言,功成身退就如自然界的寒来暑往,秋去冬来,草木枯荣,生物之繁衍、新陈代谢,都是正常的现象。然后世,如秦之李斯,汉之韩信、彭越、英布,明之李善长、蓝玉都没有真正理解功成身退的意境。真正的政客文人当如范蠡,进可辅国,退可守身,既能入世又能够隐世。
他说:“一念之差,往往决定一生的生死福祉。若为贪念所系,不知退步,祸发之日再想收手,就悔之不及了。何况远离官场,无争无斗,自得其乐,才是真正的人生归宿,又有什么不好呢?”
实际上只要懂得功成身退,或能屈能伸,作为一种入世方式应可取的。像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南朝的陶弘景、韦睿、宋朝的韩世终、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等等都是深谙身退哲学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范蠡看到伍子胥的命运结局,伴君如伴虎,伍氏于吴国的功绩何异与他于越国?那么自己最后的命运呢?范蠡正是看到这一点,于是对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伍子胥没有想过,文种没有决心,两人均被“赐死”。范蠡激流勇退,“悄然而去”,说出了“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敌国破,谋臣亡”的千古名言。
2)、范蠡之不争于利
范蠡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挣了很多钱,但他不做守财奴,每每“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而好行其德者也。”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所谓“无予不取,反为之灾”。老子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范蠡也曾说过:“官高招怨,财多招忌,这都是惹祸的根苗。人贫我富,人无我有,若只取不施,恃富不仁,财多就无好处可言了,何不放弃呢?”,“穷富之别,在乎心也。只要有心,钱财取之何难?”,“经商应该是一种乐趣,不该贪得无厌。不过分看重它才能得到它。”
范蠡“侯时转物,逐十一之利。”这是非常人性化的主张,符合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而且薄利多销,不求暴利,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必成大富。这是范蠡成功的秘诀之一。
(2)范蠡老子思想之“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
范蠡经商思想中最可贵的是“富好行其德”。《史记》记载,范蠡在齐致富后,就曾“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后来经商,“十九年中,三致千金。”但是他把钱又分给贫穷人和远房兄弟,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范蠡是中国有记载的最早的慈善家。
范蠡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成为成功的商人,其子孙继承他的事业,不断发展,拥有了巨万家财。巨万即万万,亿万也!可谓中国古代劳动致富的典型,第一富翁!后来人称成功的事业为“陶朱事业”。
(3)
范蠡无论从政、治国、经商都是成功者。既拥有古代儒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也有道家顺应自然大道的豁达人生观,儒道互补,外道内儒,顺应自然,所以他无论是在从政还是经商中都保持了心态的平和、淡定。谋可报国,智可保身。一直是文人墨客所仰慕的出世之道。更有传说说他与西施同游五湖,如此退而抱得佳人归,也就难怪古诗词中留下了不少相关字句了。
说起来,水与老庄孔孟颇有渊源,此处不做赘述。因此,对于“江湖”二字的争议也不在此文讨论范围。“水”是一个男人的家园,是他与生俱来的向往,好女子如水,永远是他如痴如醉的梦想。“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范蠡何其幸福,拥着西施美人泛舟五湖之上。
盛唐大诗人李白钟情于范蠡、西施的爱国之举与归卧太湖的佳话,在十余首诗作中写到了他们的业绩和趣话,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大家熟知。在其诗《悲歌》中有言曰:
……悲来乎,悲来乎,
凤鸟不至河无图,微子去之箕子奴。
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
悲来乎,悲来乎,
秦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
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
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更有《西施》一首云:“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征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此后,历代文人在诗、词、歌、赋、散文、戏曲中,歌颂范蠡、西施作为爱国情侣进而又"功成身退"的篇章,不胜枚举,世代相传。
唐代诗人汪遵有一首《五湖》诗,对范蠡大加赞扬:“已立平吴霸越功,片帆高扬五湖风。不知战国官荣者,谁似陶朱得始终。”清代诗人徐公修《范蠡》:“艳色吴王嗜好投,苎萝村内美人求。居陶业振工牟利,霸越功高早退休。两国甘心抛相印,五湖浪迹泛扁舟。铸金故主空摹象,凤举鸿冥不可留。”由于实在太多,鄙人只列部分诗句,不列作者等信息。“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天地庄生马,五湖范蠡舟”“ 范蠡其明哲,功成学鸱珍。烟波五湖上,风月一西施。”“烟波憔悴西施国,风月飘零范蠡舟。”“载去西施岂无意,恐留倾国更迷君。“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浑河暗运此清湖,湖号犹存范大夫。”“五湖烟水情偏逸,一叶扁舟味转长。”“古宅城边路,陶朱旧有湖”“ 鸱夷已泛五湖船,车马犹留湖水边” “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耦范蠡祠”“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渔翁江上佩笭箵,一卷新传范蠡经” “君不见五湖范蠡载西施,舸鸱夷去已还。”“一代霸图怜烬灭,五湖流水恨东回” “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一棹寒波思范蠡,满尊醇酒忆陶唐。”“不知范蠡乘舟后,更有功臣继踵无。”“他人不识扁舟意,却笑轻生泛五湖。”
相关问答
泛舟五湖 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乘着小船泛游于五湖之上,喻指远离争斗漩涡,归隐江湖,寄情山水之间。【出处典故】《国语·越语下》:“范蠡辞于王曰:‘君王勉之,臣不复入越国矣。...
泛舟五湖 ,猜一个字?从舟可以联想到龙,因为龙在水里生活,而且还有“龙舟”一说,再加上成语中的“五”刚好跟龙的生肖排位一致。因此泛舟五湖打一生肖可以猜测是龙。从舟可以联想...
一叶扁舟泛 五湖 是什么意思 - 咸蛋超人bb 的回答 - 懂得译文:乘上一艘小船在五湖中泛舟解析:扁舟:指代小船五湖: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出处不明,推测是后人造的句子。相关句子是无名氏写的《柳营曲·范蠡》:一...
一叶扁舟泛 五湖 是什么意思?译文:乘上一艘小船在五湖中泛舟解析:扁舟:指代小船五湖:古代吴越地区湖泊出处不明,推测是后人造的句子。相关句子是无名氏写的《柳营曲·...译文:...
三江 五湖 代表什么生肖 - 懂得龙。五湖四海是水系,龙又在生肖里面排第五,且生肖中有着四海龙王的传说。看胡子子最长动物猜一生肖三江五湖代表龙龙
泛舟 古诗?《泛舟》宋·王士元大江东去万峰环,身在云烟缥缈间。却唤榜人催打桨,前途更有好青山。《泛舟》明·张穆兰渚清风作夜歌,野情人外谢衣冠。花明曲岸秋初霁...
雪中乘兴②真聊尔③,春尽思归却罢休。何日 五湖 从范蠡,种...[最佳回答](1)分析诗句的妙处,可以从语言、构思、手法、情感等角度分析.颔联“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妙在语言,“洗”“供”用的巧妙;构思巧妙;手法...
红楼隔雨相望冷, 五湖 烟水独忘机,是什么意思?隔着蒙蒙细雨凝视着那座红楼,只觉得凄冷茫茫。只有泛舟在五湖烟波,才能能忘却世俗心机。第一句出自李商隐的【春雨】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
回答文后各题[越调]柳营曲·范蠡①无名氏一叶舟, 五湖 游,...[最佳回答]小题1:塑造了超然物外,逍遥自在的隐士形象。(2分)主人公抛开吴越的政治斗争(1分),泛舟五湖,尽享红蓼艳丽、沙鸥飞翔、明月当空的湖光美景(1分),充满...
历史上,以勾践的为人勾践会允许范蠡和西施“ 泛舟五湖 ”吗?范蠡和西施,两位都是越国灭掉吴国的关键人物。关于范蠡和西施双双隐退,泛舟五湖,幸福美满的说法,只是后人对于一对苦命鸳鸯的婉惜罢了,没有任何史料支撑。关...